首页>城市>莆田>本地新闻
标题图
火出圈!东汾皂隶舞表演亮相泉州
2024-04-26 10:21 福建日报客户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4月26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詹海伟 王金龙)25日,由皂隶、乐队、执炉行香手等27人组成的莆田东汾五帝祖庙皂隶舞团队受邀前往泉州石狮市锦尚镇,为厝上池王府文化节献上古朴神秘的非遗皂隶舞,让当地群众“零距离”感受莆田东汾皂隶舞的独特魅力。

IMG_0288.jpg

此次厝上池王府文化节期间,主办方邀请了30多支来自各地的民俗非遗团队参加民俗踩街活动,包括潮汕英歌队、东园刣狮阵、莆田皂隶舞、泉州拍胸舞、惠安流伞鼓、永宁鸳鸯队等,人数超过3000人,带来一场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

面具狰狞、妆饰奇特、动作粗犷……伴随着锣鼓乐声和呐喊声,八名面戴青、红、黑、粉狰狞獠牙面具的傩生群起舞蹈,节奏铿锵、动作干练,气氛庄严。傩生们顶插五色纸丝花,手执竹杖,身着黑衣红裤,腰系红布条,腿扎绑带,足蹬草鞋,气势威猛,宛如神汉显身,令人敬畏。

IMG_0483.jpg

踩街活动现场,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汾皂隶舞亮相后,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围观,大家纷纷用手机拍摄记录,还有不少观众争相与皂隶舞队员合影留念。“之前有在网上看到莆田的皂隶舞表演,现场观看场面更加壮观,震撼人心。”泉州市民邱志谋说。

皂隶舞俗称乡人傩,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原为驱鬼逐疫、驱邪避灾的仪式舞蹈,后发展为娱神娱人、迎春纳福的傩舞。

东汾皂隶舞非遗传承人詹建洪介绍,东汾皂隶舞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始终保留着黄帝时期“嫫母”形象的傩面具、西汉时期傩舞及唐时期军傩的舞姿、明代的皂隶装束。同时,其在传承中也吸收了莆仙戏曲、乡村民俗等多种表演技艺,变得更加世俗化、娱乐化,被列入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是东汾皂隶舞首次走出莆田表演。在5公里长的非遗民俗踩街中,我们一共表演了20多场,受到石狮当地民众热情追捧。”东汾皂隶舞乐队负责人郑志鹏说,为了这次表演,不少在外的团队成员特地请假返乡,购买了新的表演道具,并提前进行排练,以最好的状态为池王府文化节非遗踩街活动增光添彩。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