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幸福网事”凝聚网格化治理的恒心 湖里区网格化治理故事征集评选出40篇获奖作品
2024-04-02 09:49 海峡导报

“她脚蹬一辆小小自行车,不断用轱辘丈量这片网格。”“在更多的居民看来,网格员就是‘万能贴’。”“要仰望星空,首先要脚踏实地,网格员的岗位也是人生的舞台。”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凝结成一桩桩动人的“幸福网事”,在一名名湖里区基层一线网格员的笔墨回忆中,呈现在我们眼前。

由湖里区网格办主办,中共湖里区委组织部、中共湖里区委政法委、湖里区民政局、湖里区各街道办事处协办,海峡导报社承办的“我的网格我的家——幸福网事”湖里区网格化治理故事征集评选活动,经过征集、初评、复评、复核等多个环节,从近200篇作品中,评选出40篇动人的网格故事,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大家笔下的“幸福网事”,讲述的是湖里区深入开展社会治理体系综合网格建设的过程中,服务力量不断下沉,治理力量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夯实,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故事。一桩桩“幸福网事”,凝聚的是湖里区网格化治理的恒心,更是这片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的热土上,以“小网格”汇聚社会治理“大能量”的信心和决心。

    

叙述中,看到网格员的服务日常

他们是引线针,用行动穿起“上面千条线”,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用脚步丈量网格,亲邻里,知民情,暖人心,将“小我”融入“大我”,以真情服务居民。他们和我们的家园朝夕相伴,他们就是湖里区1426名网格员。“她身披一件薄薄红马甲,时刻以笑容迎接这方群众。”在殿前街道翔鹭社区《网格无小事,你我非小我》一文中,这正是作者陈静对同事林丽芳的画像。在居民身边,林丽芳是刷脸能办事的“网红”,日复一日地服务居民,让居民们记住她、信任她,群众工作水到渠成。在同事身边,她是无所不知的“网格通”,网格内居民情况如数家珍,更是蹬着自行车驮着米面粮油为困难居民送去温暖。

在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网格延伸的过程中,对网格员服务居民的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湖里街道康乐社区网格员王利英所写的《一名网格员的自白》中提到:“也许工作有分工,但在更多的居民看来,网格员就是‘万能贴’——你得啥事都懂,啥事都会,啥事都能办。”在王利英看来,服务居民就要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本领,要有不忘服务的初心,把政策用在提高服务居民水平上,应用政策解答居民最关心,与居民利益最直接相关、最现实的问题,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在治理中,积累营造美丽家园经验

网格,网住了家长里短,格住了生活点滴。网格中,每日的工作如日出日落般平凡,但却又在时光荏苒中,积累起网格治理久久为功的变化。

      湖里区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精细化服务为宗旨、机制化运行为动力、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建设,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建设、服务居民企业等方面工作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金山街道金山社区蔡安琪的作品《“锦”邻守望,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系统性地写出了在社区党委指导下,锦绣金山小区积极推动近邻党建引领网格化建设工作,让“远亲不如‘锦’邻”的家园文化深入人心。

“从治入手解难题,从心入手融于情”,“小网格”服务的是“大民生”,构建起的是居民身边的治理“微循环”。江头街道后埔社区陈菁英《责任入“网”服务升“格”》一文,讲述了老旧小区江头苑走出了一条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治理新思路。

这些也正是湖里区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建设,凝聚各方合力,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的缩影。

在案例中,展现网格化治理的创新

各个网格里,创新做法层出不穷,不断突出实际应用来解决治理问题的工作实效。

禾山街道围里社区叶俊辉文中的主角比较特殊,它是一张小小的网格联络卡。《最长情的告白书——网格联络卡》一文,通过拟人化的写作手法,生动地讲述了这张小卡片,从刚开始被当成网络维修联系卡,到最终发挥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网格居民重要作用的动人故事。

近年来,湖里区织密了“网格全覆盖、力量全到位、工作零缝隙”的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网。通过对接公安、卫健、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不断完善“社区—网格—楼栋—梯户”全链条数据,建立了困难流动摊户、家庭医生签约、退役军人等专项数据库。结合区、街、社区、网格四个层级对平台使用实际需求,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治理问题的工作实效,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