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3.15”,普通茶客从哪些方面谨防欺诈
2024-03-15 16:35 茶道CN

图片


“3.15”是专门为消费者们设立的节日,每年都会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每天都是“3.15”。对问题商品的揭露,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是我们每个人应刻在骨子里的意识。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但是,如今的茶叶市场上,却是鱼龙混杂,给茶叶消费者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当前如何甄选茶叶,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显得严峻。一方面,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也倡导大家多学些知识,多掌握些信息,避免掉入消费陷阱中。


01

线上以低价博眼球骗流量


图片


2023年,抖音某头部茶叶主播疑似因售卖假茶被调查,成为年度最大的线上兜售假茶案。该账号所售茶叶产品价格集中在100-300元,截止到停更,坐拥粉丝有292.7万,带货口碑4.69分,是抖音茶类头部主播。其账号主页的显示,其曾获“2022年度抖音宝藏达人”“抖音双11好物节宝藏商家”的荣誉。


避坑指南:


线上买茶,切忌贪图便宜。所谓的KOL和达人,并不十足为信。要始终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此发达的咨询下,已“无漏可捡”。

再怎么“直采”,再怎么没有中间商,茶叶也有最基本的成本构成,请不要被喧嚣的低价叫卖声洗脑。时代在进步,骗子的手法也在更新,已无孔不入。


02

借景直播,进行产地欺诈


图片


近日,一起发生在浙江杭州翁家山村的“驱赶”事件让“借景直播卖货”成了众网友热议的话题。男子在茶园直播,却声称自己卖的是其它的茶叶。

这种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构成欺诈的行为,而这在线上并不鲜见,你以为的“自有茶园”,可能只是借景。


避坑指南:


对于直播者的某些“套路”,消费者应查明准备购买的相关产品的实际产地,可以在直播间留言板上向直播者发问,并及时保留直播者的回复。

消费者如确实产生了错误判断,购买了并非自己心仪的产品,也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正当维权。


03

摒弃浮华包装,回归茶品本质


图片


消费者协会《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显示,包装茶过度包装问题严重程度高达40.7%。

2023年9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实施。该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包括茶叶、酒类等,新标准对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作了明确规定。自实施以来,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持续加大茶叶过度包装监督执法力度,依法纠正一批生产经营过度包装茶叶的行为。然而,治理过度包装不只是监管部门和商家的责任,消费者也要敢于对过度包装说“不”。


避坑指南:


需切记:羊毛出在羊身上。作为消费者的观念首先需要改变,杜绝华而不实、空有其表的“面子”产品,回归到提升产品品质、口味等“里子”上。

关注产品本身的用途和价值,遵循实用主义,才是避坑的法宝。


04

新茶饮的卫生安全和健康


图片


《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全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98亿元,至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另根据《2023新式茶饮白皮书》,新茶饮市场的消费者中,近七成是“90后”与“00后”。 

然而,已然成为年轻人热门单品的奶茶,却频繁被曝出食品质量问题。除了使用过期食品原料、柠檬表皮不清洗、水果发霉、门店蟑螂乱爬等常见食品安全隐患外,夸大宣传、过度营销、使用添加剂等,成了横亘在奶茶与健康之间新的隐忧。从企业来看,各大品牌似乎都因为质量问题被批评,包括行业一些头部品牌。


避坑指南:


各新茶饮品牌的强势发展,带动了国内茶叶市场井喷式的销售,也成为国内茶叶行业最靓丽的风景。但是,对于各大新茶饮品牌而言,除了产品的健康本身提高加盟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很重要,当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成为行业的极致时,这其实也能成为自己的竞争“护城河”。

如今,一边是食品安全的常态化挑战,一边是食品品质的高标准挑战,新茶饮在“内卷”的行业大环境下,期待越“卷”越健康。


05

金融茶骗局屡禁不止


图片


2023年,在广州芳村的古桥茶街,一家名为“昌世茶”的公司因茶价“闪崩”卷入舆论风暴中。值得注意的是,仅在广州芳村一带,2023年就陆续有茶有益、昌世茶等4家厂商茶价暴跌。事件涉及500多名茶商,总金额高达数亿元。


避坑指南:


当前,已有多地开始提示金融茶、理财茶风险。2023年10月初,福建省已发布关于防范以“金融茶”“理财茶”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有个别茶企以销售茶叶的名义,向消费者销售茶叶但不交付实物,承诺一定期限后以本金加利息的方式予以回购。

这类“金融茶”“理财茶”的业务模式脱离商品交易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演变为一种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行为,隐藏较大风险隐患,可能涉嫌非法集资。


常见茶叶造假现场


图片


1、“翻新茶”


翻新茶一般是翻新明年绿茶,是用陈年的绿茶经过染色以后冒充当年新茶,而且为了提升味道还很有可能添加香精。


避坑方法:


茶叶上面都有白色的茶毫,如果购买的绿茶上面茶毫都是绿的,而且颜色整齐划一,用手摸上去特别滑溜,闻上去就有一股香味,那么这样的“明前茶”一定离得远点。


图片


2、糖炒的红茶


这类红茶的甜很有可能是用糖炒出来的,因为红茶都是发酵茶,茶叶本身的颜色就比较深,经过炒制后从颜色上还很难分辨。


避坑方法:


在购买时可以拿几片叶入口,用嘴嚼一嚼,如果尝出甜味来那么这茶叶肯定有问题,很容易分辨。


图片

▲图片@衡枢茶业


3、做旧茶


把白茶、黑茶发酵后做旧售卖,这样的茶不说发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霉菌,关键是“做旧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严重损害良好的市场秩序。


避坑方法:


不管是老白茶还是老普洱,茶汤的颜色都是由浅到深,如果头一泡茶的颜色就特别深,并且发黑红色,闻的时候有异味杂味,那么这样的茶不喝为妙。

需要指出的是,“3·15”的角色并不局限于单一的揭黑曝丑,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推动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并通过典型个案唤醒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于普遍性问题的持续关注与改进。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更安心、更安全、更健康的消费环境。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