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月6日讯(记者 沈琳)近日,在仙游县溪口玉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庄慕玉正通过一张电子屏,远程监测着农作物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一系列参数,并做到及时动态调控,确保这些参数指标的稳定,保证作物处于最合适的生长环境。
仙游县溪口玉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文旦柚,种植面积300多亩。“以前灌溉一次水要耗费8个小时,耗时又费力,如今有了农业物联网平台,我随时可以监控基地数据和节水灌溉。”庄慕玉说,农业与物联网应用技术相结合,使我们能够精确的掌握基地的温湿度,酸碱度,PH值等多项数据,从系统中及时发现问题,马上处理调整。数据的智能化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人工干预,收集包括环境数据、设备状态、用户行为等,做到及时掌控、精准施策,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围绕“开门红”“开门稳”,莆田各部门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莆田市农业局在加快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方面,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集成应用物联网硬件、无线通讯、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在设施农业、果茶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实现监测调控自动化、生产操作智能化、资源利用数字化等管理服务功能,对获评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在项目验收完成后给予补助,补助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30万元。
莆田市委农办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建伟表示,一季度,莆田市农业局将围绕“稳生产、保供给、促项目”等方面抓好服务保障。抓好政策落实上,对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秋冬种粮食、开展撂荒地复垦、物联网应用的给予政策性补助,一季度预计下达补助资金450万元,提高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抓好稳产保供上,落实秋冬种粮食2万亩、蔬菜15万亩,稳定生猪日出栏1500头,完成化肥冬储17337吨,早稻备种15万公斤。抓好技术服务上,组建5支农事专业服务队,依托“全市一张图”,靠前开展防寒防冻和春耕备耕工作指导,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天桂(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振兴桂圆产业为目标,打造桂圆全产业链的规模型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成集环境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果园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农业物联网基地示范项目,基地种植30亩“水南一号”龙眼。当前,这些龙眼树都被纳入物联网系统内,只需通过手机APP就能获得基地内环境、土壤、空气等各类数据。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的惠农政策,在建设农业物联网过程中,免费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资金补助,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桂圆的品种优化和产品创新上,带动更多的果农就业。”天桂(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政锋说,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服务技术应用于龙眼种植管理,有利于探索企业高产优质的生产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他们对莆田桂圆产业的振兴工作越来越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