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泉州
标题图
养生又好喝,中药奶茶上热搜!泉州奶茶的中药“进化路”
2024-02-02 10:51 泉州通客户端

中药奶茶带来茶饮新体验奶茶店里展示的中药材桂圆红枣奶茶是冬季热销品党参、熟地、甘草片等成为中药奶茶的常用配材精心调配中药奶茶中药奶茶采用的是药食同源物质中药材站上了饮品店的“C位”围炉煮茶烤梨撞奶元气人参茶

养生又好喝 中药奶茶上热搜

瓶装的红枣枸杞水,中药房现抓的“熬夜水”“女神气血茶”,加了阿胶、红枣、怀姜、人参的茶饮,四神汤和鲜奶组合成的新款饮品……

泉州人喝茶又玩出新花样。最近,中药奶茶悄然进入泉州饮品市场,带来茶饮新体验。在各大外卖平台上,“中药奶茶”一词也成为热搜词。

中药和奶茶,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被凑到了一起。“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与奶茶结合在一起,制作出的好喝又具有保健功能的饮品。”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会长林海云介绍,去年夏天,随着中药酸梅汤火遍全国,短短几个月间,中药奶茶冲破了健康养生与美味饮料之间的矛盾,跟着“出圈”了。在2023年12月27日天猫健康发布的《2023健康年度词》中,“中药奶茶”上榜。数据显示,中药奶茶还带火枸杞、乌梅、决明子、桂圆、党参、茯苓等“煮茶搭子”。


在泉州,市民只要稍微留心,也能看到中药奶茶的身影。便利店里有瓶装的红枣枸杞水,中药房里能抓到“熬夜水”“女神气血茶”,饮品店里的茶饮加了阿胶、红枣、怀姜、人参,更有专门的中药奶茶店将四神汤和鲜奶组合在一起……经过调配后,中药奶茶的味道被接受,甚至让人觉得惊艳。销量也不错,有的店铺一个月能卖出近千份。

中药奶茶普遍受到好评的背后,是消费者养生意识的觉醒。“一边蹦迪,一边养生”的年轻人让中药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们需要既能解馋,又能养生保健的饮品。其实,中药奶茶的崛起是有迹可循的。2017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句话火遍全网,让枸杞这味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的“国民度”又提升了,也为人们更快地接受中药奶茶打下了基础。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2022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中提到,在不同养生方式中,“70后”—“90后”居民选择新中式养生的比例最高。既养生又创新的中药奶茶正好迎合了居民的新需求。

尝鲜过后,想让中药奶茶更健康地成长,还需要商家和消费者对它有更深的了解。从中药材的选择、方子的合理调配,到推出适合不同体质人群的产品,中药奶茶处处都有“学问”,用好这门学问才能保证它的美味与安全“双在线”。


泉州奶茶的中药“进化路”

从中药材的选择、方子的合理调配,到推出适合不同体质人群的饮品

中药奶茶,顾名思义,是中药与饮料之间的碰撞。去年夏天火遍全国的中药酸梅汤给中药奶茶的“爆发”开了个好头,泉州也有中药奶茶,从红枣、枸杞,到四神汤,全都能做成饮料,还能选择加奶或不加奶。中药脱掉了大家印象中“严肃的外衣”,在取悦消费者味蕾的同时,又带来了保健功效。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菁 文/图

奶茶从“好喝”到“养生又好喝”

“我觉得,中药奶茶的苗头在‘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句话火起来的那一年就出现了。当时,大家仿佛突然‘觉醒’了,原来贴着中药标签的枸杞成了日常饮品。直到2023年夏天,中药房里的酸梅汤火了,中药奶茶也‘出圈’了。”周末的下午,市民吴小姐和闺蜜团购了一份中药奶茶的围炉煮茶套餐。红枣、桂圆、红糖、枸杞倒入装着鲜奶的罐子中,在炉火中慢慢加热。红枣与桂圆的香气从煮开的鲜奶中散发出来,甘甜却不腻味。


“在我的印象中,桂圆红枣茶只有一个特点,就是很甜。在我家,它一直是被当成补品端上餐桌的。没想到店家对材料进行配比再加奶后,味道这么清新,完全突破了我的想象。”吴小姐说,作为年轻人,她喜欢尝鲜,在下单时,对这份红枣桂圆奶茶的味道其实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没想到喝过后却爱上了。

在泉州,中药奶茶已悄然进入市场。在中心市区新门街一家中药奶茶店里,记者看到一盒盒中药材摆放在店里,店员告诉记者,四神茶、玉颜饮都比较受欢迎,消费者可以自己选择加奶或不加奶;在中心市区田安路南星大药房里,“熬夜水”“女神气血茶”、中药酸梅汤……前来抓中药奶茶的顾客不少;在泉州大洋百货一家奶茶店里,东阿阿胶奶茶、东阿阿胶枣香茶咖、阿胶荔枝玫瑰奶茶也重新升级回归;在多家便利店里,瓶装的红枣枸杞水、红豆薏仁水摆上了货架……


山楂干、陈皮、薄荷、川贝、胖大海、紫苏、杏仁……在中心市区七星街一家小庄园里,点单的吧台上摆着50个小箩筐,每个小框里都有一味中药材。进店的客人看到一桌中药时,大多会先拿起手机打卡拍照。记者了解到,目前店里一共有四款中药奶茶,两款可加奶,另两款不加奶,人参、玫瑰、红枣、怀姜等成为饮品的主角。“这两个月,我们在线上就卖出了3000份左右的中药奶茶套餐。”该店的创始人郑依娜说,2022年,店里开始推出中药奶茶,一推出就很受欢迎,客人的接受度比她想的要高。

“客人的第一反应是想尝尝鲜,第二反应是‘比想象的好喝多了’。据我观察,女生更喜欢加奶的中药奶茶,男生更喜欢不加奶的。其实,很多人对中药材的印象比较刻板,但中药材做成饮料后的味道很不错。推出中药奶茶后,我们店里来了很多‘70后’和‘80后’的客人,以前更多是以‘90后’和‘00后’为主。因为‘70后’和‘80后’除了对口味有要求,对中药奶茶的养生作用也有兴趣。”郑依娜说。


从外卖“冰美式”到自煮“冰中式”

一片陈皮、一个橙子、一小撮岩茶、几块冰糖,“80后”教师小王把养生壶和煮茶的材料带到了办公室。最近一段时间,她的“茶谱”不断更新,不变的是,每一天自己煮的茶饮里都有一味中药。香橙陈皮茶、胖大海雪梨茶、百香果菊花茶、玫瑰红枣枸杞茶……

这些中式茶饮受到了同事们的欢迎,小王成了办公室的“专业煮茶手”。“现在,网上有很多中式奶茶的配方,煮起来很简单,味道也很‘惊艳’,完全不输给奶茶店。”小王说,作为一名教师,喝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喝白开水有点乏味,各种奶茶、饮料为她每天的喝水任务增添了不少乐趣。之前几年,几乎每天下午,她都会和同事打开外卖软件,点上一杯奶茶或咖啡。直到去年,她突然觉得奶茶“不香了”。


“因为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尝了一次朋友自己煮的酸梅汤,觉得这种‘冰中式’比‘冰美式’以及奶茶要清爽解渴多了。”小王说。去年8月,中药房配的中药酸梅汤突然火遍全国,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在有些城市,乌梅和桑葚甚至卖到断货,小王和朋友也跟着尝了鲜,并因此爱上了研究各种中药奶茶的配方。

“据不完全统计,中药酸梅汤最火的时候,泉州所有的药房加起来,每天能卖出两三千份。”泉州市营养健康协会会长、南星大药房总经理林海云说,从中药酸梅汤开始,中药奶茶异军突起,养生饮品杀入奶茶市场的赛道,爱尝鲜的年轻人纷纷“入坑”。他告诉记者,此前,南星大药房田安店微信号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蒸陈皮的花样吃法》的视频,将陈皮、苹果、红枣、枸杞一起放入养生壶煮成日常茶饮。视频发出后反应很不错,不少客户表示要在家试一试。

在市民蔡女士的家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奶茶架”。架子上,既有各式茶叶、奶茶粉、奶粉、胶囊咖啡,也有枸杞、菊花、玫瑰花、陈皮、麦冬等多种中药材,还有一些已经配好的中药奶茶,有24味茶、红豆薏米茶、冬瓜荷叶茶,还有“金矿茶”等。“我觉得自己是中药奶茶的第一批‘粉丝’,我特别喜欢‘有味道的茶’,喜欢喝,喜欢尝鲜,也喜欢自己折腾着煮一煮。比如,早上起来我会先煮一杯24味茶,疏风散热;上班时间泡一杯奶茶,在奶茶里面加上一朵玫瑰,美容养颜;下午再来一杯‘金矿茶’,听说茶里含有益生菌、酵母等微生物活性成分,对健康有利。”


中药奶茶有泉州人记忆里的“阿嬷味”

对于泉州人来说,喝茶是日常,喝“草啊茶”(闽南语)同样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2000年前出生的泉州孩子,大多三天两头要喝上阿嬷煮的“草啊茶”。而那些泉州人习以为常的“草啊”,都是常见的中药材。

夏天上火喝茅根、天青地红、苇茎、银花煮的水,冬天风寒感冒有蚕沙、桑芽、杭菊和风葱“上场”。不同于广东随处可见的凉茶铺,泉州的“草啊茶”是阿嬷厨房里的特色,泉州人与中药奶茶的渊源也早已结下。这些中药材中,有些已被加入奶茶等饮品中并受到年轻人欢迎,比如金银花奶茶、茅根甘蔗汁等。


“中药奶茶其实就是由民间的凉茶衍变而来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过102种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名单,泉州人喝的凉茶大多在名单内,中药奶茶用的也是名单里的材料。它是一种新兴事物,又继承了传统,迎合了消费者从追求‘好喝’到‘好喝养生’的需求,抓住了饮品市场发展的契机。”林海云介绍。

出生于1986年的小王经历了奶茶在泉州的“进化史”。“在我小时候,珍珠奶茶第一次出现在泉州,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00年左右。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奶茶店是学校门口的标配,奶精、茶和各种颜色还带水果味的粉末调出来的珍珠奶茶卖2元,绿茶和红茶是1元。后来,柠檬茶大火,一整颗柠檬放入红茶里,我也迷了好长一段时间。再后来,连锁茶饮店越来越多,奶茶开始用鲜奶做了,小料也不再只有珍珠和椰果,芋圆、布丁、仙草、麻薯等都出现了,水果茶也迅速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这几年,咖啡连锁店开满大街小巷。如今,奶茶和咖啡都进入了‘创新时代’,店家尝试给饮品加入更多的元素,其中有不少是中式元素。比如美式咖啡里加油柑和橄榄,奶茶里加阿胶和红枣。中药奶茶是最新的概念,我相信它能够成为未来一两年饮料市场的新宠。”小王说。

泉州人的养生路从来不缺新花样

“泉州人的养生意识‘觉醒’了。”在小王看来,中药奶茶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还因为大家对入口的饮品更讲究了。

去年,烤梨店一窝蜂地出现在泉州。奶茶店,甚至连便利店也嗅到了市场散发出的“荷尔蒙”,趁势上新了冬季新品——各式各样的烤梨饮品。原味烤梨、枇杷烤梨、胖大海烤梨、蜜炼怀姜烤梨、陈皮山楂烤梨……“甚至还有烤梨撞奶。完整的一颗梨,搭配红枣、银耳,再加上鲜奶,这是非要让烤梨和奶茶攀上‘亲戚’了。但不得不说,这个组合方式立马就吸引我掏腰包了,味道居然还不错,挺清爽的。”小王说。

2021年年底,赵女士在中心市区东街开了一家专门卖烤梨的店。当时,泉州人对烤梨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几乎家家户户都煮过加冰糖的雪梨汤用于润喉,煮熟后多是喝汤,梨肉并不吃。因此,靠它来开一家店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赵女士坦言,刚开店时,的确担心过泉州的消费者没办法接受烤梨,毕竟年轻人还是习惯于奶茶和水果茶。“当时是靠梦想撑着。”但消费者在尝过以后基本上接受了这种中式饮品清新的味道,熬上3个多小时才能出锅的烤梨迎来了比奶茶年龄层更广的客户,包括原本少喝奶茶的小朋友、老年人和中年男士。

“这两年,大家的确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在选择饮品时会希望又好喝又健康。我们店里平均每天能卖出80—100份,还能接到下午茶团购和学校的团购。对于消费者来说,传统奶茶已经不是下午茶的唯一选择了。”赵女士认为。

今年冬季,还有一种加入中药材的果汁也“出圈”了。冬季是呼吸道疾病感染高发季节,甘蔗汁、甘蔗水一次次冲上热搜,被部分网友当成了“止咳神水”。很快,有市民发现,泉州的街上出现了好几家专卖片仔癀草甘蔗汁的店铺,片仔癀草的功效被贴在了店铺的显眼处。“在西街前半段就能找到三四家。平常路过,都能看到店外站着三三两两的客人,有的在询问片仔癀草是什么,有的在等榨汁。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是墨绿色的,看上去有点像‘黑暗料理’,其实带着青草香,还挺好喝的。”市民李女士说。

郑依娜认为,饮品的赛道加入了养生概念,是创意和传承的融合。“对于年轻人来说,想要吸引他们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传统的中式饮品上来,就必须加入创意的元素。中药加奶茶、果汁的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新鲜感,也给他们一个了解传统的窗口。”


想喝中药奶茶还得按着体质来

中药奶茶既然带有“中药”二字,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它的效用。事实上,中药奶茶并没有那么“严肃”,但也不能“牛饮”。林海云认为,中药奶茶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在饮品领域的一种应用和发展。“它通过将中药材与奶茶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饮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保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据悉,2023年11月15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实施。在业内人士看来,“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才适合制作成中药奶茶。郑依娜也提到了“药食同源”的养生概念。“店里的每一款中药奶茶都是中医调配出来的。比如,元气人参茶里的人参经过中医顾问严格的挑选。店员对每一款中药奶茶的效用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可以根据客人的体质来推荐产品。”

“大家对中式饮品的理解是存在误区的。比如烤梨,很多人把它当成了功效性的饮品,咳嗽时才会想起它。其实,它应该是一种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中式传统饮品。”赵女士说。

林海云认为,制作中药奶茶并不是简单的添加和熬煮,需要借助中医药的传统工艺和技术。“有些中药材如果要做成奶茶,需要通过适当的炮制和加工,比如炒一炒会更香,更适合做奶茶。不同的中药材和奶茶搭配,熬制和调味的时间和方法也不一样,合理的搭配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保健效果。”

“中药奶茶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具有滋补、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材,如人参、枸杞、当归、红枣、桂圆等。这些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身体机能等。它的配方设计需要遵循中医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奶茶搭配,以达到调和身体的作用。同时,要注意中药材的配伍禁忌和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林海云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