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傍晚
福州一中初中部
校园一隅热闹非凡
飞檐青瓦朱门
正在开启
门那边联通着福州实验小学
一群实小学子
雀跃着穿过门洞
汇入一中初中部校园
福建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绚,福州一中校长蔡辉森和福州实验小学校长陈坚共同为这扇新门的启用剪彩。
新门开启,不仅是福州一中校园改造提升工程的一部分,这扇门,从物理空间上联通了两校校园,方便两校师生往来;更代表了福州一中携手福州实验小学小初衔接、贯通育才的全面融合。
“东街网红”焕新登场
福州一中东街校区,从1817年“圣功书院”兴建,已在此走过了207个春秋。它的每一个角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都能窥见时代的足迹,都浸润着历史的精髓。
近年来,福州一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投入2000余万资金,启动了东街校区改造升级系列工程,历久弥新的校园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校园新貌
新校门已经成为东街口网红打卡点
“正谊凤池托迹古,
此邦人物甲南东……”
烽火中诞生的校歌
镌刻在寿山石上
也深融进福一人的血脉
新时代的福一“八大精神”
更引领着师生们矢志前行
“3M"校标形似灵动的锦鲤
亮灯后在夜色中恍如归家的指引
坐在校门一侧的“悠茶小驿”玻璃屋里
“一中红”与“福州蓝”辉映
欣赏着花木浮金
看着学霸往来
这成了东街口打卡新景
逸夫楼、鸣阳楼
常青馆、新操场
……
处处充满青春跃动的身影
无体艺,不福一
不久前
福州一中以386高分拿下
福州市第60届中小学生运动会
中学组总分榜第一名
耀眼的奖牌背后
是福州一中重视体艺改革创新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积极探索
全面融合,课堂无界
近年来,“九年一贯制”成为热门话题。
问
“九年一贯”,一定要在同一所学校内才能进行吗?
答
福州一中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福州一中副校长、初中部负责人苏健认为:
“九年一贯”可以是一种学制,更应该是一种基于学段特征和学段衔接的思想。既要体现不同学段的主要教育教学特征,也要实现不同学段的层进性畅通衔接,目的只有一个:更好服务学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打好基础,师生合力把“跳高”变成“搭桥”,把“陡坡”变成“缓坡”。
为此,多年来,福州一中初中部和对口两所小学福州实验小学、福州市井大小学一起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培养模式。福一初中部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培育目标,依托丰富的课程资源,发挥体艺等特色课程优势,推进“互补式”教研常态化,拓宽学生多渠道体验平台。
福州一中体育教师王单绮在训练学生
“我们能够拿下全市中学总分第一名,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的生源规模,可能还比不上别学校一个年级。”福一初中部体育组王单琦老师告诉记者,福州一中初中部入选“2023年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初中数学和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体育这个学科早就实行了全面融合、贯通式培养。”
初中部体育组始终贯彻“无体艺,不福一”的体育精神,体育学科进行男女分班的小班教学化一直是福州一中的传统,学校针对此年龄段男女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此外,为了促进体育教学成效,学校购买了AI运动手环,搭建了体育课实时监测与科学评价平台。
体育学科常态化地与福州实验小学、井大小学进行联合教研活动。老师们结合新课标从质量监测的项目、水平三到水平四的教学内容衔接、运动队的选材到体能训练的侧重点进行了细致交流、长期协作。
王单琦老师说:“中考体育必备的一些核心素养,例如灵敏性等训练,需要提前介入进行刺激,三大球的基本功等也要从小学就开始渗透。目前,初中部和小学正在实验提前安排排球教学。我们每周都会安排一次兴趣班,对小学生进行动作指导、能力培养,增强他们对排球球类运动的兴趣。”
实小没有排球场,实小孩子的排球课都在福一初中部校园进行。这次两校之间的新门启用后,学生们进出上课、训练更加便利,真正实现了“全面融合,课堂无界”。
福一初中部目前开设的体育社团有篮球、排球、啦啦操、田径、定向越野、武术、游泳、羽毛球等众多项目;课余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比赛,如三人篮球、集体跳绳、校园运动吉尼斯等。初一年级的大学霸刘畅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算了一下,初中开始,我每天都能疯狂运动快2个小时了。”
他小学毕业于井大小学,跟很多搞数学竞赛的学霸不同,这个小娃儿酷爱满操场疯玩,初中部宽广的校园满足了他的梦想。
这样的全面融合,也挖掘了一批出色的体育苗子。记者在校内采访时,碰上校田径队的跨栏运动员正在进行日常训练。两位初三学子刘泓宇、石雨尘在市运会上摘金夺银,刘泓宇的200米成绩已经达到国家2级运动员水平。他们都是从小学起就跟随体育组组长、金牌教练李青老师长期训练。
李青老师认为:“像跨栏这类田径项目技术要求高,需要长期进行细致、系统的训练。”这些特长学生从小学起就在福一初中部跟随专业教练进行每周3~4次的针对性训练。仅在2023年中考,福一初中部的田径队就向一中高中部、三中和附中都输送了多个高水平的体育特长生。
类似体育学科这样的小初全学科全面融合,不仅加强了初中部与对口小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打破了小初衔接的壁垒,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为“九年一贯”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真正做到了小初衔接促双赢,合力育人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