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被赋予刚健、强大、威武等吉祥寓意。
涵江区有许多乡村、景点、民俗都和龙息息相关。为深入挖掘我区丰富的龙文化资源,在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涵江区融媒体中心精心推出《龙年“寻”龙》栏目,甄选涵江独具特色的龙文化、龙元素进行深入采访,寻找其蕴含的“龙”的故事。欢迎广大读者和我们一起开启“龙年寻‘龙’” 文化之旅。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在涵江区梧塘镇
就有一个神奇的村落——漏头村
古称“龙峰”、“龙楼”
相传唐初时,兴化府百姓备受蛟龙困扰。乡人吴兴披甲出征,倾尽全力砍下龙头后,自己也献身了。
蛟龙的头随溪流流到今天的漏头村,“龙楼”村便因此而得名。
『 龙楼
传说 』
登龙社 龙壁石
登龙社是村里的祖社,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民国丁巳年(1917年)修缮,为一进廊院式建筑。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保留清代建筑风格。
村中北极殿创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存有乾隆年间的“武当分镇”匾额,并保存着珍贵的龙壁石。
红砖瓦厝 人文荟萃
村里遍布着众多建筑精美的红砖大厝,约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王家三座厝,从这里走出了数十名近代有成就的前辈:如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物理光学专家王文澄、福州大学数学系教授王启泰等。
人丁兴旺的郑氏宅,出了中国体坛名将郑家三父子,被誉为体育世家。其红砖墙雕饰精美,鸟雀花卉纹理栩栩如生。
村中还有三座跨越时间的古桥
分别是柴桥头、陡门桥、三六桥
古厝,古桥,荔林水乡
神奇的“八卦”龙村
等你来开启龙运
(文图视频 陈少希 ,曾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