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就能办,没想到现在医保办事这么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枋洋镇青阳村的黄女士从家步行不到五分钟,来到青阳村便民服务站,很快就办好了医保业务。
枋洋镇青阳村是长泰区最偏远的一个村,从该村前往区医保中心乘坐公交辗转需要近半天时间,村级服务的延伸,解除了村民们的跑腿之“扰”。
“帮代办好暖心!麻烦你们跑一趟,真的帮了我的大忙了!”今年78岁的市民林先生对上门帮助医保缴费的岩溪镇上蔡村网格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近期正值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家住岩溪镇上蔡村的林先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腿脚也不好,办理参保缴费成了他的烦心事。针对像这样不会使用线上缴费、行动不便的群众,岩溪镇上蔡村的网格员变身“跑腿小哥”,提供上门代办服务,为他们办理医保缴费、解答医保政策。2023年集中缴费期来,该村网格员已上门服务77人次,真正把医保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如今,“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带来的便利,已经渗透到全区的每一个角落。
据悉,2023年来,长泰医保以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契机,以持续擦亮“医保先锋行 服务零距离”党建特色服务品牌为引领,以优化行风建设提高营商环境为抓手,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建设,以三个“零”标准精品民生服务全力打造亲民医保、为民医保、便民医保。

“简”字为先,实现服务“零障碍”。一是简化手续。落实医保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完善简化全区经办事项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二是简便办理。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福建医疗保障小程序等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共有25个事项实现“掌上办”“网上办”“跨省通办”。三是简练受理。推动门诊特殊病重待遇享受备案等5个事项“一件事”集成服务,按照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窗办成的“四个一”要求,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2023年来受理 “一件事”3347件。

“快”字为要,实现服务“零推诿”。持续深化“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聚焦群众反映多的重点领域,建立“民声清单”,全面提升群众反映问题的接通率、处办率、满意率。
2023年以来,受理群众诉求482件,按时办结率100%。积极推进医保政务服务窗口“综合柜员制、跨市通办、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推动医保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实行综合柜员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服务受理不推诿、办理业务不积压、咨询事务详告知”。2023年来,累计组织经办业务培训20余场次,覆盖近600人次,努力为前来办理各类业务的群众提供专业的一站式、高效率服务。

“好”字为本,实现服务“零投诉”。推行“党建+医保”服务新模式,设立“文明示范岗”、“党员示范岗”,窗口党员通过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亮作为,将文明礼貌微笑服务投入医保第一线;开辟特殊困难群众“帮办代办”“上门服务”“微信办”“邮寄办”等绿色通道;实施“好差评”制度,真正做到“笑容挂脸上,服务记心间”。2023年来,政务系统评价1157件,及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医保政务窗口连续2个季度荣获“红旗窗口”称号,2名干部获得季度先进个人表彰,收到群众赞赏锦旗1面。
“近”字为重,实现服务“零距离”。全力推动“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通过“嵌入+下沉”两种模式,织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在全区定点医疗机构设立7个医保服务站,推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嵌入式”服务模式。建设区、镇、村三级医保全覆盖服务网络,下沉镇村两级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医保高频服务事项各21项、5项,全区9个乡镇场便民服务中心、8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均配备医保专兼职人员,实现镇、村两级医保业务可办理率达100%。
1-12月,镇村两级共办理医保下沉服务事项2万余件,有效降低群众办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