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建瓯市31公里处,原为当地杨氏家族的祖山,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由当地先贤杨达卿为救济灾民,以“植树一株,偿粟一斗”方式营造的人工林。后其孙杨荣在明代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位列北京历代帝王庙中配享的79名文武贤臣之一,杨氏族人既延承万木林保护的祖训,又增加生态“风水林”的功能。经长达660多年的封禁保护,自然演替为现今富有特色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956年被国家划定为首批天然森林禁伐区,也是我国第二个(林业部门第一个)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长期的封禁保护,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形成了“古木参天、巨藤盘绕,群猴嬉戏、百鸟争鸣”的奇特森林景观,素有“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之美称,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3种,有全球保存面积最大的沉水樟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和首批“福建最美古树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1种,猕猴视频在央视一套《秘境之眼》“你记忆中的美丽影像”点赞活动中获一等奖。万木林具有很高的生态和学术双重价值以及深厚的森林文化底蕴,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教学、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为一体的理想基地,是人们开展自然教育的大课堂。”
林业苗圃
莲花山自然教育基地
莲花山生态基地,位于吉阳镇玉溪村045林班05大班080小班、046林班09大班020.050小班,土名“莲花山”,面积约150亩。是玉溪妇女耕山队1985年左右开荒的柑桔园基地,已老化,山场处于抛荒状态。2023年春季,将“莲花山”低产低效柑桔园改造成生态功能强、经济价值高、森林景观好的珍贵阔叶树混交林。主要种植树种有闽楠、观光木、赤皮青冈、木荷、枫香、香樟、鄂西红豆等乡土珍贵阔叶树种,并在道路、鱼塘周边配植红花油茶、红花荷、美国红枫、紫花泡桐、福建山樱花、玉兰、蜡梅等花化、彩化、香化树种。苗木采用3-5年生大苗,造林密度每亩120株,能快速达到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的目的。新建森林步道1.5公里,并配套莲花池、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玉溪妇女耕山队队史馆和合作共建馆“两馆”,约500平方米;建设红花民宿,申办“森林人家”。通过对“莲花山”景观改造提升,依托玉溪妇女耕山队光荣历史,创建省级“互联网+”义务植树(巾帼林)基地,探索乡村森林公园建设模式,结合吉阳镇“杨峻德纪念馆”、四宝文化、步月桥文化,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发森林旅游,提高林业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