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王武教授为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授牌,标志着台进一附小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琳琅满目的科普展品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成果展示区域汇聚了多款创新科技成果,包含机器人、3D打印、模型等,这些展品激活了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无穷想象。
揭牌仪式上,王武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他们的人工智能素养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此次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王武教授为参加活动的优秀学生及家长代表带来《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讲座,从什么是人工智能、中小学中如何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作品的创新三个方面展开。他强调,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针对提问,王武教授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使大家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工信部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福建工作站卢明燕老师带来“人工智能”展示课《疯狂的陀螺》课程。卢老师通过情境呈现、问题探究、实践验证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课堂上,一双双小手争相举起,大部分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节人工智能展示课立足学生的真实兴趣,基于人工智能课程具有的应用性,经过反复构思与精心制作,孩子们终于设计出满意的陀螺。
曾哲校长表示学校能和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正式合作成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在学校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展望未来,台进一附小将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学科教育、数字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研发校本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院校共建实践场所,推出优质资源,开创品牌活动;推进学科建设,开展科学、信息科技教育教学研究,调动社会科技力量,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大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科学研究的青少年群体,争创科学教育特色校。
新闻多看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引进省内211高校——福州大学高端教育资源,打造科学教育“台江样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