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28日讯(记者 陈婧琳)2023年上半年厦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估1268.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12月27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情况。今年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紧紧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进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做好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打造新型海洋科研创新高地,不断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海洋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23年上半年厦门市海洋生产总值预估1268.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海洋经济三产比重为0.2:24.8:75。海洋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83.76亿元,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2.3%,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8.1%。其中现代海洋科技文化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上半年实现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0.4%,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为19.4%,拉动海洋经济增长2.0个百分点;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较上年同期增长3.2%。
海洋经济项目带动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市海洋发展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2023年共立项12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涉及海洋生物制品、船舶配套设备、海洋检测设备等多个领域,计划总投资2.7亿元、补助资金6495万元,预计新增产值10.18亿元、新增利税1.2亿元。此外,先后赴青岛等地开展招商推介工作,累计外出拜访企事业单位80家、邀请企业87家,主动策划生成在谈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额58.49亿元,联动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5.49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8.2446亿元。2023厦门海洽会共有18个项目集中签约,意向投资金额63亿元。
海洋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市海洋发展局针对海洋新兴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首次开展海洋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征集,项目计划补助资金共1000万元,经遴选,共立项支持40个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在扶持海洋科技源头创新方面,市海洋发展局持续推进海洋微生物菌株库、海洋基因库与海洋化合物库、深海基因资源开发利用中心、“蓝色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部省市共建海洋三所和“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申报工作及“厦门海洋生物基因库”的建设,带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原始动力。
会上还介绍了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展。自省政府常务会议1月9日通过厦门建设海洋高新产业技术园区后,即推动成立厦门海洋高新产业技术园分指挥部,抽调专班人员常驻指挥部,并于4月23日正式揭牌启动。目前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纳入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制定相关制度和园区招商奖励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