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2月26日讯(记者 林鹏)“菜溪的油茶不错,既精致又好用。”12月24日正逢周末,仙游县菜溪乡油茶博物馆的展售台上,陈列满了各种规格的茶籽油、茶油皂等深加工产品,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观光购买。
据了解,仙游县菜溪乡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全乡共有油茶面积1.6万亩,油茶年产量300吨,种植品种多为龙眼茶,以其“果小、油多、质优、色纯、味正”而著名。2009年,菜溪乡与省林科院合作油茶科技攻关及示范片种植,旨在培育全省最大油茶苗基地。
为深入挖掘油茶文化资源,菜溪乡建设了莆田市首家油茶博物馆,将油茶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并规划建设集民宿、油茶产品展示和网红打卡点为一体的油茶庄园,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此外,菜溪乡还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以农村党员、老支部书记、油茶产业带头人岳毓清为典型,努力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帮扶带头人,激活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
同时,为提高油茶产业的效益,菜溪乡坚持用好“龙头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引进仙北农业有限公司油茶深加工项目,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红创导师+农户”模式,引导村民对油茶进行规范化种植与管理,做好粗放种植迈向油茶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的转变,着力提高油茶加工出油率及综合利用率,确保村民稳定增收。
小小油茶果,既是村民的“致富果”,也是乡亲的“开心果”。下一步,菜溪乡将继续打造油茶支柱产业,树立优质品牌,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