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新建交通综合客运站一座,包括客运调度中心,旅客服务中心,保修车间等。
建筑面积16.12万平方米,建设竹产业商贸中心、竹具工艺产品展示展览中心、竹艺产品交易销售中心、竹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竹产品创新发中心、商旅服务中心、竹空间设计研发数字中心等。配套建设项目区周边路、绿化、供水、消防设施等。项目用地面积2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1栋,仓储中心1栋,展销中心1栋;新上竹工艺品生产线2条;购置自动多片纵锯机、万能倾斜圆盘机、圆盘型静电自动涂装机等设备;配套建设停车坪、供水供电、消防系统、环保、绿化等设施。新建超市1家,铁山镇商贸中心沿街商铺统一制作店招招牌,建设商贸中心停车位、非机动车位,安装街道护栏,主街道两旁房屋立面改造及添置提升铁山镇商贸中心项目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新建标准化白茶生产车间1栋,绿茶生产加工车间1栋,配套建设停车坪、供水供电、消防系统、环保、绿化等设施。新建河道护岸1500米、拦河坝2座;沿线河道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长2000米,排水涵管12座,箱涵2座。福建南平政和杨源T接楼下-九层际 35kV线路工程
包含3个单项工程:杨源T接楼下-九层际35kV线路工程9.4km、杨源35kV变电站35kV楼下间隔扩建工程、配套光缆通信工程。
主要是规模化供水分区涉及水源14处,其中新建4处;新建原水输水线57.84千米,涉及8个水厂,设计供水规模10.2万m3/d,配水管道长365.05千米,配水加压泵站15座,改造智能水表62088只;新建智慧水务调度中心大楼,建筑面积2220平方米。八个水厂总计占地面积10.1595公顷。新建防洪堤及护岸总长13.564公里,其中新建防洪堤长10.662公里,新建护岸总长2.902公里,新建排水涵管23座、排水箱涵7座。路线长度800米,包括旧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破除新建以及新建人行道、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通信工程、绿化工程以及交通安全工程建设,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改造宽度16.5m,路面类型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设计车速30km/h。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互通工程。建设G1514宁上国家高速公路预留洞宫互通,改扩建既有停车区和简易出入口匝道为全互通式立交,设置8条匝道和收费站1处,匝道总长约2.1公里。(二)连接线工程。起于互通收费站,改扩建既有停车区连接线至楼下村,之后线路向西北方向展线,至天井洋村接入既有县道X892,改造县道X892线后,经坂头村、禾坪村,终于洞官村,全长约8.3公里。新建三格化粪池4座,铺设污水管道25公里,修建水沟3公里等。土地平整20亩,新建机耕道路及水泥硬化18公里,修建水沟18公里。建设内容包括儿童游乐园和银针姑娘广场提升、停车场及观景平台、休闲步道、福道、景观绿化及亮化工程、七星塔修复等。治理总河长6399m,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堤防长601m,新建护岸长3745m,新建排水涵管7处,河道清淤疏浚6399m。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政和县中医院门急诊大楼、住院大楼、变配电室,购置医疗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提供住院床位250张;二期新建医疗康复大楼、架空连廊、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池、氧气汇流排间、门卫建筑、出地下室楼梯间,提供康复病床位252张,配套建设围墙、绿化等工程。项目用地面积9800.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77.61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4457.61平方米,不计容建筑面积20平方米。新建1号、2号两栋5层民兵战备训练中心大楼、防汛装备器材库、车库等。对龙潭溪大庙桥至茶岭大坝段长5.323km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在龙潭溪桩号K1+430处新建景观坝1座;龙潭溪部分河堤补植柳树;人和公园景观提升工程。政和县熊山街道西大街116号、118号(名家雅苑)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治理滑坡16000平方米,包含支护、排水及降水等措施内容。铺设污水重力管道DN400管1010米,DN300管3901米,DN200管2555米,化粪池接户管DN150管20445米,厨房接户管DN100管20445米;Φ1000检查井277座,Φ1000沉泥井35座,Φ315沉泥井1座,Φ315塑料井67座,围堰2635米,成品化粪池21个,Φ700封闭式井盖125个。主要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拟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实施教学楼、教学综合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二期实施图书馆、办公楼、体育馆等,同时配套建设绿化、道路、给排水、供电、消防工程、照明土石方等公用工程设施,以及教学设备、电子设备、生活设备等。路线主线全长11.755Km,支线0.341Km。项目在沿有老路基础上进行路面改造,起点位于林屯村,路线沿老路布线终点为小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