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
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在泉州盛大开幕!
对话泉州中外历史名人
他说:
“在泉州,交好友!”
还有著名歌唱家廖昌永
中国内地女歌手吉克隽逸
携手数百名演员演出
形式新颖
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中外“顶流”齐聚舞台
灯光亮起,音乐声起。巨轮造型的舞台,高大、宽阔、开放,象征着泉州人向海崇海的博大胸怀。演员们边舞边唱:“同一片天,同一片海,不同的肤色,不同的风采。欢迎你到泉州来,我们一起嗨……”
一曲终了,主持人任鲁豫以戏剧串联的方式,领着一群千年前的“中外顶流”来了——
瞧,公元562年从印度出发来到泉州的拘那罗陀,公元1291年从威尼斯来到刺桐港的马可·波罗,公元1330年从泉州港出发、游历天下的第一人汪大渊,三次奏请朝廷置市舶司于刺桐的泉州知州陈偁(chēng),明代瓷塑家何朝宗,还有生于泉州的明代思想家李贽、七下西洋的郑和,都来了!
时光倒流,千年前盛景重现。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国内外名士、贤达纷至沓来,旅行家、僧侣接踵而至,为泉州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顶级流量”。他们与郑和的船队集结,在九日山上祈风祷福。
节目合唱《祈风》,泉州师范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的演员们,铿锵有力地诵着“岁有常信,惟风有期。祈风,祈风,祈风来!”,余音绕梁,经久不散,再结合投影和屏幕上典雅古朴的书法,令人仿若回到九日山祈风盛典,场面震撼。台下观众观之,掌声雷鸣,不少人忙着拍照录影。
伴着洞箫声声,古代中外“顶流”,在女声独唱与舞蹈《相遇海海》中,在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共赢共享,留下不朽的身影。
特色浓郁
一场泉州元素的寻宝之旅
古今文化精粹创新呈现
如果你对泉州有所了解,那么这场演出,还是一趟泉州元素的“宝藏之旅”。
音乐短剧《N时代的涨海声中……》,在知州“陈偁”与小女孩的对话中,安溪绿色茶园茶香连接大海的两端,琳琅满目的晋江鞋藏着“中国鞋都 世界NO.1”的自豪。
舞台两侧的闽南“古厝”下,司鼓师傅用压脚鼓,奏出阵阵密集的鼓声,明代泉州人“李贽”痴迷地看起“泉州百戏”——戏曲《古韵新腔荟刺桐》。名扬四海的“戏窝子”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悉数亮相,这一出戏曲大荟萃设计精巧、别开生面,令人惊喜连连。演员们驰骋“戏台”,唱念做打无一不精,演绎了在璀璨长河“啼血呕心代代承”。
以泉州传统文化为底,主创团队创新展现形式,结合声光电艺术,让观众有了新的视听体验。比如女声独唱与舞蹈《一白独秀》,先以任鲁豫和明代“瓷圣”何朝宗的对话引入,讲述了万人求之的“中国白”德化瓷,千年窑火生生未息,再以一袭白裙的演员们翩翩起舞和悠扬婉转的歌声,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德化瓷的“阅尽人间千百色,终成天地一抹白。凝聚万象好风景,素颜静心芳华在”。
国际视野
一次多元文明的集体亮相
中外团体演绎“美美与共”
踏惊涛,挂云帆,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由西安演艺集团·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带来的合唱与杂技 《乘风破浪》,引来全场阵阵叫好声。演员在5米高的桅杆上,完成了单腿挂脚展臂、360°太空漫步、单臂推起降落等技巧展示,高难度的动作表演和艺术感染力,把全场氛围推向高潮。而在摇臂上的任鲁豫和郑和,他们的一问一答,正体现了中华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邦交理念。
海上有一条丝绸路,陆地也有一条丝绸路。歌手吉克隽逸独唱的《千年之约》,唱响东西方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盛景,唱出造福人类的“一带一路”,绵延千年,文明交融,命运与共。
由泰国尖竹汶戏剧艺术学院、帕玛佳非洲歌舞团、韩国Dance company Sun&Friends舞团、日本OrganWorks舞蹈团、俄罗斯菲叶维克歌舞团等五国艺术家献上的舞蹈集萃,舞出“多元文明,美美与共”。
雄浑的歌声响起,随着廖昌永唱响《万里海丝路 千年刺桐情》,演出来到尾声,全体历史人物与当代青年对话。通过交流,数百上千年前的历代先贤知道,他们的梦想与情怀实现了,今日泉州是名副其实的光明之城;而先贤们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代代青年铭记。
来源:东南早报
记者:张素萍 陈思灵 王柏峰 陈起拓
通讯员:许云翔
编辑:黄珊
审核:李安然 等
为泉州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