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同安凤祥社区开通“社区直播间”,“小屏幕”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023-11-30 11:08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30日讯 (记者 郑炜 吴鹏波 文/图)“居民朋友们早上好!我们的直播马上就要开始啦!”正式开场前,同安区祥平街道凤祥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方园,一边热情地跟直播间的观众打招呼,一边做着直播准备。

近期,凤祥社区深化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践,蹲点调研,创新工作思路,将社区治理引入网络直播,在居民们的朋友圈火爆“出圈”。社区直播,财务公开,不仅化解了居民与小区物业的相处难题,和谐了邻里关系,还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增强辖区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直播晒“账单” 破解居民与物业相处难题

如何有效做好便民服务政策宣讲,更好收集居民需求,实现社区服务方向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一直是凤祥社区聚焦的重点。

凤祥社区辖区内有8个小区,聘请了各自的物业管理公司,并成立了业委会。以往,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难免因为一些公共开销,产生小纠纷。凤祥社区创新工作思路,组建了5个社区公共管理微信群,并开设了“社区直播间”,有了直播后,公共账目清晰了,公维金使用范围明朗了,最大限度地化解了业主和物业的矛盾,增加了彼此的信任感,促进了邻里和谐。“第三季度的公共经营收入共计24600元,其中经营成本,也就是公共收益税费1821元……”在直播间,航空祥郡小区的物业代表向居民们播报小区的“账本”。小区的钱花在哪了?还剩多少?有了哪些收入?在直播间的这本“账本”上清晰直观,一目了然。“利用居民喜闻乐见的直播形式,晒出小区的公共开销,就能把居民和物业的矛盾化解在源头。”林方园介绍,社区直播保障了业主对小区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是居民了解社区动态、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区治理的补给站。

反过来,小区公共收益的钱,也能“反哺”到小区的建设上来,实现双赢。这不,在社区的牵头下,建设小区公共停车棚,避免居民们的电动车和摩托车风吹日晒;同城四季北座的电梯老化问题彻底解决,居民出行更安全;华森小区的绿化带重新修缮,美化了人居环境……“每个月都能通过直播,了解小区的工作动态,知道小区的钱花在哪里了,也让我们对小区的事情有了更大热情,邻居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更多了,真的很好。”经常观看直播的蔡女士为社区的新举措点赞。

24小时全天候在线 建立线上线下两个服务阵地

凤祥社区辖区人口近2万,社区日常管理工作繁琐。社区治理引入网络直播后,社区的9名网格员不仅当起了手机屏幕前的“政策活动宣传主播”,还是社区公共微信群里随叫随到的“贴心管家”。

洪春苹是凤祥小区的一名网格员,该小区建筑年代久,很多基础设施逐渐老化。400多人的小区微信群建立后,大大拉近了洪春苹与居民们的服务距离。“小区哪块区域的路面、绿化带有破损了,居民们在微信群里一发,我们就能更快速赶到现场处理。”洪春苹说。

微信群还是居民们关键时刻的“爱心驿站”。前些日子,晚上10点多了,80多岁的居民陈大爷因为腿脚不便,从床上摔了下来,其老伴也年逾八旬,无力将其扶起。在拨打儿子电话无果后,陈大爷的老伴尝试着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网格员洪春苹看到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认真细致的洪春苹安抚好两位老人,直至将陈大爷送上救护车,才安心回家。

社区的微信群既是倾听民意的“耳朵”,也是居民表达意见建议的“传声筒”。微信群里还经常进行直播,既有社区、小区物业工作动态,也有最新的惠民政策。

“办理独生子女证需要哪些资料”“请问异地就医如何办理和报销”……凤祥社区的“主播们”一边讲,一边紧盯屏幕,将居民关心的便民服务政策、社区公益活动等移到手机屏幕前,消除居民和社区服务之间的距离感,还为不方便出门的居民提供直播看诊、药品代买、上门送学等服务,使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人在“家”中坐,问题“云”解决的便捷政务服务。

林方园表示,下一步,凤祥社区将继续用社区直播间载体,不断探索“网络+网格”便民服务形式,建立线上线下两个服务阵地,真正将“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让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让民生服务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