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
联合印发
《关于表彰第二届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的决定》
共有10人获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标兵称号
380人获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称号
其中南平2人
政和青年雷希颖
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
青年先锋称号

85后、海归博士、网络“大V”、两岸融合代表青年、团中央第一批兼职干部、全国青联常委、省级政协委员、省高层次引进人才、省优秀共产党员……雷希颖是典型的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斜杠青年”,这些标签让他站在交织的聚光灯下,既观点犀利、激情昂扬,又理性平和、保持本真。十多年来,他坚持在舆论场上发声,利用互联网弘扬主旋律,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同时积极将舆论流量导入地方发展,携手台湾青年打造系列区域文化IP,让流量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因为助力以南平政和为代表的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成效显著,雷希颖所打造的“大话熹游扶贫振兴”项目先后入选中央网信办“网络扶贫最佳创新案例”和团中央扶贫实践20例,项目内容多次出镜二十大纪录片《领航》、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央视新闻等重要节目,并在第十三届海峡论坛期间,接受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现场调研,得到了积极肯定。2023年3月18日,福建省委周祖翼书记莅临大话熹游(政和)IP馆进行专题调研,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青年代表,他自2014年起先后策划发起了“我和国旗合个影”“警惕颜色革命”“南海是中国的”等10多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话题活动,阅读量超百亿;参与策划创作了包括《我和我的国家引擎》系列科普动画,《大话熹游》系列传统文化动漫,以及“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专题图等现象级作品。他在2016年被美国顶级政治期刊《外交政策》誉为“中国共产党青年翼最活跃的声音”。 从2015年开始,受南平市委组织部及团市委的邀请,雷希颖尝试将新思维和优质资源导入南平,携手台湾青年范姜锋打造大话熹游文化IP项目,推动打造数字文化经济绿色发展的南平模式。通过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大话熹游文化产品累计播放量超3.2亿次,为南平带来了巨大的“出圈”公益流量。除了宣传融合,两岸团队还积极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为南平城市公用品牌“武夷山水”旗下的白莲、竹笋、桂花和山茶油等一批优质农特产品设计融合“卡通朱子”形象及朱子文化内涵的IP体系包装,推动了超两千万的产品销售。 人才一直是困扰南平发展的问题之一,雷希颖开创性地建立“支柱产业基础人才”培训体系,以政和县为试点设立大话熹游文化IP青年之家,针对茶、直播和电商产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借力全国青联的渠道,常态引入高端师资,累计培养了超1.5万名产业人才,超3000人拿到国家职业证书。两岸团队还积极挖掘农产品上行平台运营青年,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的乡村振兴流量模式”,为特色产业发展孵化人才。在“大话熹游”项目融入“政和白茶”城市公用品牌推广后,为品牌带来的直接曝光量超1.2亿次,助力品牌的百度搜索量实现了从平均120到超越220的突破,政和白茶茶青的价格自2016年起实现了每年保持30%的上涨,助力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经过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阶段近八年的努力,雷希颖带领团队在福建省南平地区推动了“以文化IP为特色,为联动的区域农文新旅”雏形的打造。除了在建及已完成的松柏、新康和五夫三个区域外,在南平地区,雷希颖带领两岸团队正在加速推进松溪、政和、延平、建瓯、顺昌等多个县市区域的城市或文化IP打造。在三明地区,团队携手三明学院艺术学院团队,完成了对三明学院校园IP“明日明月”的体系化建设,形成人才与产业的有效互补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及农文新旅的资源导入。在厦门及其周边,团队以“启达台享”基地为阵地,以漳州高车乡“小蜜蜂IP”的打造为抓手,探索“山水协作”IP融合及农文新旅模式的深化推进。
完整名单如下
↓↓↓

被表彰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政治坚定、志在“三农”、群众认可、实绩突出,是奋斗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先进青年典型代表,他们在乡村发展第一线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在乡村治理最前沿甘于奉献、担当作为,在乡村建设新天地练就本领、热情服务,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榜样。
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希望受表彰的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始终保持永久奋斗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立足本职岗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号召广大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学先进、当先进,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为党培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不断健全培育机制、完善服务链条、厚植基层基础、加大典型宣传,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