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团市委主办、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承办的“学习身边榜样,凝聚青春力量”示范宣讲活动,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近500名青年干部职工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到场聆听。
8位青年讲师团成员用朴实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亲历、亲为、亲闻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全市各领域、各战线青年学习新思想、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驻漳某部中校营长 陈松:愿做东南一棵松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亿万青年的寄语,也是我辈青年肩负的时代使命。
愿做东南一棵松,就是要像松树一样扎根,在强军沃土里茁壮生长。我愿把青春献给国防,把根扎在阵地上、把心守在战车旁。要像松树一样守望,担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职责,时刻准备战斗,守护祖国的万家灯火。要像松树一样常青,始终保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精神状态,涉险滩、爬陡坡、蹚新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台籍教师 李姿莹:文化结缘 点亮新路
我的祖先从漳州去往台湾,如今我又从台湾回到漳州,成家立业、扎根奋斗。
在漳州,我不仅找到了真爱,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从本科时期就在研究闽南文化,从民间文学、民间信仰到民俗学都有所涉猎。工作后拓展到闽南戏曲的创新编导跟闽南文创,致力于两岸青年的文化传播工作,还获得了“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我很感谢漳州,这里的文化氛围让我倍感亲切,我找到了家的感觉。
我觉得,闽南文化就是点亮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最亮的那盏灯。接下来,我将继续进行漳州涉台文物、清代戍台治台将领官员等学术研究。我相信,两岸融合的路会越走越宽。
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 洪森:人民至上 再快一秒
有一种信念叫“对党忠诚”,有一种初心叫“人民至上”,有一种追求叫“再快一秒”。
从建队之初值班睡觉“三不脱”、出警滑竿而下,到现在进行网格化出警,我们始终把“再快一秒”作为生命线,把“更快更灵”作为永恒追求。目前,“漳州110”接报的每10起警情中,有9起在5分钟内到场;每10起非违法犯罪类警情中,有9起在报警现场就得到化解,群众对接处警工作的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作为新时代青年集体,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之中,为漳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南靖县南坑镇金竹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王静辉:乡村振兴 青年先行
“青年强,乡村才能强”。大学毕业后我回乡创业,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引导茶农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经过不懈努力,如今我们合作社是省级优秀青年示范社,年产值近3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几个行政村200多户1000多人增收致富,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2018年,我当选村支书,用3年多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将一个软弱涣散村打造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村。
这些年,漳州推出“万才聚漳”“十镇百村”“乡贤回归”等计划,就是给我们青年搭建了一条广阔的赛道。农村不比北上广差,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东山县翔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利勇:青春伙伴 为爱扬帆
我来自漳州东山,曾是一名职业帆船帆板运动员。十年来,我坚持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一万多个家庭与我一起为爱扬帆,船帆就是我开出的“药方”,大海就是我开辟的“病房”。
2020年,我回到了漳州东山岛,在漳州市委、市政府,东山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我将翔业文化帆船基地设立在马銮湾。在这里,我定期举办青少年海洋读书会,传播海洋文化,普及帆船有关基础知识;开展孤独症社会融合活动等。
最近,我组建了一支“星星帆船队”,并计划让“星星帆船队”能够出现在赛场上,让孤独症儿童和健康的孩子一样欢笑生活、成长远航。
漳州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 李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的爸爸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长年累月的劳累让他最终倒在了最爱的讲台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考那年,我毅然报考了师范专业。在当上教师后,我更加体会到教师职业的艰辛和神圣。
2016年,我查出患有甲状腺癌。术后我惦记着学生,第一时间回到教学岗位上。药物的副作用时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但坚持不落下一节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多次参加教学比赛,硕果累累。
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我想是传承的力量,是爸爸精神的感召。正如歌中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我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甘为人梯育桃李,化作春泥更护花。
漳州市龙海区石码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长 王保成:无悔青春 烈火忠诚
2018年,我和全国20万名消防救援队伍里的兄弟一样,脱下“橄榄绿”,穿上“火焰蓝”,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蓝朋友”。
入伍以来,我先后参与灭火救援作战5000多次,目睹许多生离死别。回忆起一些救援的场面,我总会自责,要是我们能再快一点,防灾知识再普及一些,或许可以少一些人间悲剧。
平时训练再苦再累,我和我的队友们都会相互提醒:“今天多流一滴汗,明天也许能多挽救一条生命。”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火焰蓝”永远冲锋在前。
漳州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 董帝辉:生命至上 “救在身边”
在2016年10月,我组建了“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队,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目前团队正式队员30人,预备队员22人,累计进行了超过340场志愿宣教,普及超10万人次。
我不断鼓励自己走出舒适圈,去挑战更有难度且有意义的事。2020年,我主动请缨一线抗疫,积极协助上级做好全市所有确诊和疑似病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质控,参与患者的诊治;2022年4月,我作为漳州市援沪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前往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下一步,团市委将紧密围绕市委和团省委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发挥漳州市青年讲师团等青年骨干作用,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量体裁衣、分类引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达青年、广泛覆盖、持续传播,激励广大团员和青年铸牢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挺膺担当,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