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风化雨
岚岛向兴
你未竟的事业
让我替你
继续逐浪前行
《初心无悔——追忆平潭基层干部林锋》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11月19日20:05首播
11月20日12:36、22:40重播
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11月20日21:45首播
11月21日12:05重播
敬请关注

他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乡亲的急难愁盼,他感同身受;
他是海岛哺育的儿女,海岛的发展兴旺,他责无旁贷;
他像平潭岛的花岗岩,坚实忠诚,党把他放到哪儿,他就在哪儿稳稳立住,为百姓抵风挡雨。
他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平潭县君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林锋。
2022年12月3日,在工作中的林锋突发心梗,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47岁。他离去后,留下了未竟的事业,也为平潭的基层干部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说:“如果能把我分成两个就好了,这样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在林锋的办公室里,遗留着十多本写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要事”被他用便签纸单独写着,特别覆盖在内页的不同位置。其实林锋的记性并不差,用本子记录,一是因为基层工作细枝末节,样样都得上心;二是他责任心强,生怕遗漏任何一件群众跟他反映过的小事。

东庠乡,地处平潭主岛东北部海域,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离岛乡镇,立志“为老百姓多做点事”的林锋在这里一待就是11年。初到东庠时,平潭刚刚成为实验区,身为土生土长的平潭人,林锋对平潭的未来充满憧憬。他以东庠岛的自然禀赋和旅游资源为依托,打响了东庠紫菜、金鲟等特色渔业品牌,并吸引了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节目到东庠岛拍摄,让东庠成为平潭国际旅游岛一张靓丽的名片。每年夏秋台风季,防汛成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13年的台风“潭美”,到2019年的台风“利奇马”,林锋一直如灯塔般站在抗台最前线。
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贤霞:
记得当时村里的乡亲已经转移好了,但他们拉着林锋乡长的手一直叨叨着说,家里的冰箱电视如果被水淹了太可惜。乡长安顿好这些乡亲后,又连夜把电器转移到了高处。在搬完将近二十台冰箱后,天都亮了。我也是之后才知道,他是不能背负重物的,因为他当时身上已经患有血管瘤了。关心群众,牵挂群众。逢年过节,林锋常常把单位发下的米面油送去困难老乡的家里;家人买了取暖器,林锋看到,也惦记起下乡遇到的孤寡老人……本本分分,踏踏实实,林锋无愧于群众。
他说:“解决问题不能在办公室,必须到现场去,到群众家里去。”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着力做好生态大文章是平潭开放发展的基础,也是近年来贯穿平潭干部工作始末的重要任务。自2022年开始施行的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一开始群众并不理解,分管农业农村处和资源生态处的林锋提出“解决问题不能在办公室,必须到现场去,到村民家里去。”他几次三番找渔民座谈,讲政策、聊需求,带着包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从养殖大户入手开展动员,最终撬动了渔民心口这块“大石头”。
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砂美村支部书记 李遵顺:
一开始养殖户都不愿意,因为成本太高。但后来养殖户就很认可,说我们改造了,海洋环境变好了,抗风力也强了。林锋委员在回家的路上说,忙了这么长时间,我值得。为完成新兴产业园区综合开发项目征迁工作,林锋带领党员干部夜以继日连续奋战,2个月、307座房屋、2800多亩土地,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平潭综合实验区君山片区管理局党委委员 副局长 陈李凯:
面对征迁群众的不解与疑问,他耐心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不让群众寒了心”,努力融化征迁“坚冰”。为快速推进进度,他在酷暑中奔走,有一次回到办公室,他一口气喝掉了五瓶藿香正气水。林锋倾注心力于每一件与海岛发展相关的工作。他牵头发展“一村一品”,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和瓜果品种,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60余家。同时他还更新思路、创新机制,牵头成立试点示范村项目策划专项班。在他的推动下,君山镇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砂美村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君山片区北港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 磹水村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君山片区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他说:“我的工作是党和政府给的,要对得起党、对得起群众。”
出生在南海草屿岛的林锋,从小生活贫苦,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塑造了他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妻子在银行工作,他从来没有帮忙拉过一笔业务;亲戚找他帮忙办事,他选择当个“哑巴”,没有回应。

林锋妻子 高巧静:
他的衣服总是穿到很破很旧才舍得换,穿的鞋子也是儿子退下来的旧运动鞋。我给他买的衣服,他连吊牌都没拆,一直放在衣柜里不舍得穿。家人曾经很不理解,一份工作怎么能忙到连陪父母妻儿的时间都抽不出,林锋一遍遍安抚家人:“我离开岗位一天,工作就要积压到下一天,群众很可能因此就要多等上一天,甚至更多天。”
2022年的清明节,林锋请假半天回乡,这是他十五年来第一次清明回家祭祖。可才陪母亲聊了一个半小时,他又被一通工作电话匆匆召回,午饭没吃,连他父亲的面都没见着。
林锋去世前两周,在一次出海检查片区养殖渔排改造落实情况中,因海上风大浪急,失足跌倒,双腿被刮渔排木板刮出了十多厘米的深口,但当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拿回去包扎一下就好了。
翻起来一看腿上长长两截伤口,我说你早一点下班吊瓶去打两天,消炎能快一点,可哪里有办法早点回来?到去世的那一天他腿还是化脓的……林锋父亲 林冬金:
林锋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父母是感到骄傲的,他作为党员必须做出榜样。但他做事就是过分认真,自己的身体都不顾了……始终怀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赤诚之心,把信念转化为工作的满腔热忱。林锋坚持的是共产党员原原本本的为民初心。时代造就人,人又书写时代。林锋的生命定格在第47个春秋,26年工作历程,他把生命的全部奉献给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的进程中,也激励着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基层干部。

平潭岛每年平均有八十多天要刮8级以上的大风,为了防止瓦片被大风吹走,石头厝的屋顶上总会压上一排排石头。这一块块风雨中的花岗岩,就仿佛坚守海岛的一名名基层干部,质朴稳重,隐忍坚毅,他们压住了风浪,守住了家园,也托举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