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7日讯(记者 黄鑫 通讯员 林旭颖)14日,鹧鸪文化节暨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会在厦门市翔安区后亭村举行。活动旨在打造产业合作大平台,助力“小鹧鸪”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带动后亭村一二三产业全面振兴。
近年来,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推动下,后亭村摆脱了“无村财收入、无集体资产、无特色产品”的历史,提前两年完成“村财创收超50万元”的目标,成为翔安第一个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实现产业兴旺,品牌建设是关键。”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及时引导该村打造商标品牌和地标产品,破解鹧鸪养殖长期存在的无品牌短板,市场监管部门驻后亭村干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指导该村通过企业化方式运作乡村农特资源,助力该村成功注册“紫云鹧鸪”商标,为其农特产品的品牌化之路夯实了基础。
据悉,2021年以来,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后亭村注册“兴亭”“翔兴亭”“紫云鹧鸪”等5个商标,被许可使用古宅大蒜地理标志商标,为优质农家稻米、金钻凤梨、鹧鸪等特色产品赋予了品牌价值,助推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