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打造中国智能建造“厦门样板” 厦门以打造智能建造新生态链为抓手,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16 09:36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16日讯(记者 陈金龙 通讯员 朱晓静)近年来,厦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打造智能建造新生态链为抓手,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在强化顶层设计、激发市场活力、构建产业链、打造示范工程、培育优势企业、创新产品技术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智能建造政策顶层设计

作为全国智能建造24个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市建立了市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厦门市“十四五”建设事业专项规划编制》提出,厦门将积极推广新型智能建造模式,打造中国智能建造的“厦门样板”,加大“智慧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建造全过程的集成与创新运用,探索建立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依托厦门产业优势,以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智能建造产业生态链。

在大力打造高质量智能建造产业生态方面,厦门市建立了“七大工作体系”:完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链、强化智能建造示范引领、创新数字化建设管理机制、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建立智能建造标准体系。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厦门市将着力打造智能建造“十个一”工作机制:一套推进机制、一批政策支持、一套标准体系、一批试点项目、一批骨干企业、一批产业基地、一批产业人才、一批科研课题、一个系统平台、一条产业链。

推动打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

根据厦门市智能建造现状与发展方向,编制《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试点(骨干)企业、试点(示范)产业基地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导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该《指引》将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推动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规范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试点(骨干)企业、试点(示范)产业基地的评价要点和尺度,并指导厦门市工程建设相关项目、企业、产业基地落实BIM、CIM、装配式、智慧工地等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创新。

《指引》印发后,厦门广泛遴选试点项目。目前,已公布14个项目为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多个项目在不同建设环节融入智能建造前沿技术。中交白鹭西塔、厦门第二东通道、厦门新会展中心、会议中心、新体育中心、湿地公园TOD项目等多个项目,在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探索方面已经较为深入。其中,中交白鹭西塔项目集成应用了空中造楼机、建设单位主导的全过程BIM技术(设计、施工、运维)、智能装备、项目数字化管控平台等多项智能建造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功能模块化、轻量化、智能化集成,模拟工业化封闭作业环境,实现了5天一个标准层循环施工的目标,为超高层装配式施工探索新方向。

推进智慧化施工创新应用

《厦门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厦门市将试点数字化建造项目100个、智能建造项目30个;建成涵盖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和智能建造产业数据中心的行业综合业务系统,基本形成智能建造产业生态。

近一年来,厦门已布局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吸引智能建造产业生态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智能建造产业协同融通发展。如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聚焦人工智能扩展,打造智能建造、智慧安防、智慧工地等优势和特色智能产业集群;大禾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构建一流的装配式基地产业生态园。

以厦门新机场项目航站区工程一标段和二标段、厦门国际银行新总部大厦、轨道海沧中心TOD项目和湿地公园TOD为代表的在建项目,拥有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系统、施工现场智慧安全及智能地磅系统、大型施工机械生产及安全管理系统、AI视频监控、智慧安全帽、工地扬尘大数据平台等产品及系统,通过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测”等关键要素的智能化管理和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企业、项目管控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探索建立与智慧化施工相适应的工程施工监管模式与机制,助力实现“智慧化施工”,更高效建立起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管模式与机制。

智能建造三年试点工作,对于厦门的建筑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借助智能建造,厦门未来将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撬动起产业创新活力,系统性探索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