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复兴,茶和天下。
2023年首届北苑贡茶文化节将于11月11日-13日在福建建瓯市举行。
届时,大咖云集,海内外多位知名茶人相约建瓯,共襄北苑贡茶文化盛筵,开启一场梦回大宋之旅。
此次活动由中共建瓯市委、建瓯市人民政府主办。
“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苏辙《和子瞻煎茶》)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宋徽宗赵佶在其名作《大观茶论》里盛赞道。
“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周绛《补茶经》)
“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陆游《建安雪》)……
建瓯东峰镇凤凰山北苑贡茶凿字岩
(图源:建瓯市融媒体中心)
产于福建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凤凰山一带的北苑贡茶,名副其实的宋茶“顶流”。
北苑贡茶,唐末始贡,兴于宋元,明初罢贡,历六朝,入贡的历史长达400多年。
北苑贡茶古道
北苑御焙遗址,迄今未止考古发现的最高规格皇家茶署,是中国唯一一个国保级涉茶遗址。至今,遗址上还完整地保留着一块凿字岩(摩崖石刻),上面记载了1000多年前北苑贡茶的产制情况。
记载北苑贡茶历史的凿字岩(图源:拾象)
凤凰山一带方圆三十多里的茶园,原属于唐末茶焙地主张廷晖,后悉数献给闽王,闽王将其列为御茶园,因地处闽北,故称“北苑”。张廷晖殁后,当地百姓奉为“茶神”“茶祖”。
北苑茶神庙里的“茶神”张廷晖像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宠相加,争相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争后,北苑易主,成为宋廷的御茶园,并在接下来的300多年里,迎来了高光时刻。朝廷派重臣督造贡茶,宋代名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就曾任福建路转运史,赴建安督造贡茶。
《宣和北苑贡茶录》书影
以“龙团凤饼”为代表的北苑贡茶,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蔡襄、宋徽宗赵佶为其著书,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文人都为其深情吟哦。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
历唐、五代、两宋、元、明六朝的北苑贡茶,其兴起、式微与衰落,亦能反映出中国制茶技术的变革(蒸青团饼茶→蒸青散茶→炒青散茶)及饮茶方式的嬗变(唐煎茶→宋点茶→明泡茶),而唐、宋、明分别代表着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三次高峰。
较之唐代,宋代饮茶之风更盛。主流的饮茶方式,从唐代的煎茶渐变成点茶。这一饮茶程式,随着禅宗及禅苑清规的东传,深刻影响了日本列岛、朝鲜半岛。今天,日、韩的茶人仍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北苑御茶园遗址朝圣、膜拜。
“斗茶香兮薄兰芷,斗茶味兮轻醍醐。”与点茶相伴的斗茶,是宋代最火的“全民竞技游戏”,此风亦传到日、韩,掀起热潮。
北苑贡茶,代表的是一个时代。
元·赵孟頫《斗茶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