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1月6日讯(记者 黄琼芬)2018年11月9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消防救援队伍集体退出现役,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1月6日上午,泉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泉州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五年来的工作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改革转制五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泉州市深化消防执法改革若干措施》《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机制若干措施》等改革配套政策,解决了消防工作机制、优抚优待、职业荣誉保障等系列问题,实现了改革衔接顺畅、工作平稳有序、队伍换羽新生。
为细化消防责任体系,泉州市委市政府出台《进一步强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坚决防范重大火灾风险若干措施》,率先在全省细化明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体系,市县镇三级均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建立完善消防工作部署、检查、督导、考核机制,健全行业部门情况通报、会商研判、联合检查等制度,消防安全责任逐级压实。
为全面强化消防治理基础,泉州市创新“一委一站一队一中心”(即消防安全委员会、基层消防工作站、专职防火队、消防勤务中心)基层消防治理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9个“消防救援勤务中心”,增加地方事业编制58名,挂牌成立163个镇(街)消防工作站,明确895名专(兼)职在编人员从事防火工作。
聚焦民生期盼和安全底线,泉州市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全市低收入群体消防安全“四个一”工程(即1个漏电保护器、1个烟感报警器、1个灭火器、1个逃生面罩),累计投入“智慧用电”系统、电动车智能充电桩、逃生面罩等技防物防措施27.5万余套,城乡公共消防服务进一步普惠化。
净化消防安全环境方面,泉州市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即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组织实施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统筹开展群租房、“三合一”、自建房、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等20余个专项治理,对晋江鞋业、南安水暖、洛江树脂加工等12个突出行业领域集中整治。
泉州市还出台《强化厂房仓库火灾防控工作十五条措施》,实施工业、商贸、教育、医疗、文物、民宗、养老等7大类重点行业领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行动,累计检查单位10.1万家,督改火灾隐患12.8万余处,分级督办整治142处重大火灾隐患,筑牢了安全防线。全市消防工作连续2次被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方面,泉州市消防救援队伍牢固确立战斗力根本标准,主动适应由“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战斗需要,队伍虽退出现役,但继续实行24小时驻勤值班模式。这几年,更是致力于全面提升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应急救援能力。
救援指挥更加高效。建立健全了全市联调联战应急指挥平台,与公安、应急、交通、电力、气象、水利等建立预警、会商、协作制度,将89个乡镇专职消防队和24支社会救援队伍纳入统一指挥调度,大大提升了救援效率。例如今年4月份,远离县消防大队的安溪县龙涓乡一民房着火,我们及时调派该乡专职消防队,及时将3名被困人员救出,真正起到“救早、灭小”的效果。
消防技能更加扎实。广泛开展行业职业技能练兵,今年举办了泉州市首届“刺桐杯”消防运动会,这是泉州市首次举办的规格最高、科目设置最全、参与人数类别最多的消防行业赛事。共有3大类17个项目、38个竞赛模块,来自全市不同领域的41支队伍、452人同台竞技,取得了良好的全民消防社会效果。
五年来,泉州市共接警出动11.12万起,其中火警3.12万起、抢险救援3.68万起、社会救助3.57万起,营救或疏散被困人员1.57万人,出动车辆17.3万辆次、出动警力10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