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1月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詹婷婷)“可回收垃圾请投放到这个蓝色的桶里,厨房垃圾投入绿色的桶里。”1日上午,在城厢区霞林街道凤达凤翔城小区新投用的垃圾分类亭里,穿着红色马甲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正仔细查检居民投放的垃圾袋逐,并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洁净的地板和分类桶,可供冲洗的盥洗池,除臭除蝇设备齐全……垃圾分类收集屋(亭)的建设,不仅让城市垃圾桶有了新“家”,保护垃圾桶免受日晒雨淋,延长垃圾桶的使用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垃圾分类的投放,让社区环境更加美好。根据部署,今年莆田市共安排新建150座垃圾分类收集屋(亭),目前已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546万多元。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莆田城市管理局坚持学干结合、以学促干、干中有学,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的意识,实现学和干融会贯通,超序时完成垃圾分类屋(亭)、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中心城区道路提升等一批为民实事项目,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燃气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今年以来,莆田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消除燃气管道泄漏隐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莆田城市管理局制定倒排工作计划,落实月督导机制,并结合模拟考评和现场核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年度计划的5.4公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中,立管改造涉及276个小区,庭院管改造涉及5个社区,累计完成投资173万元。
漫步在学园南路,新铺设的沥青路面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道路平坦宽敞、整洁漂亮,街道路面焕然一新。今年,莆田市对主城区学园南路、胜利路和梅园路等主干道实施整治提升改造,切实解决裂缝、坑槽、沉陷等道路“病害”,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
为确保工程进度,早日还路于民,莆田市城市管理局通扎实调研,形成全面、准确、有分量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多方协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梅园路、学园南路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通车;胜利路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本月中旬前可完成建设任务。
“城市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莆田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管部门将持续秉为民之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真抓实干、为民办事的具体行动,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