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通过阅读中华文化经典,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丰富“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供给,营造浓郁书香社区氛围。在不同校区、不同楼栋间的网格内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突出组织“三跨越”,畅通书香社区建设链路
学校打破地域阻隔和时空限制,统筹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行走课堂”资源,将不同校区、社区、社团间不同肤色的学生组织起来,以“一站式”社区为节点,畅通书香社区建设链路。
学生社区举办读书赛高会
第一课堂让学生跨学科组合。思政教育公共课、中华国学经典诵习选修课等为不同社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共同阅读中华经典,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平台,相关课程的实践成果在社区的“周末主题教育”上得以展示,中华经典的智慧之光点亮了社区业余生活。
学生社区朗诵作品《为有牺牲多壮志》表演现场
第二课堂让学生跨校区组合。大学生尔雅汉服文化协会、大学生书美协会等学生社团,桥接起不同校区间的社区。不同校区的学生跨越地域距离同步开展活动,飞花令、汉服展示、迎福送春联等活动让各校区学生联动,让社区联系更紧密,让社区书香氛围更浓郁。
“行走课堂”让学生跨国别组合。“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更多不同肤色的学生走出校园小社区,走向社会大课堂,结合阅读所得开展文化探源。学生社区的“一带一路”留学生“福”文化研习社组织中外学生奔赴泉州、武夷山等地开展“感知中国”活动,促进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擦亮主题“三原色”,共绘书香社区绚丽风采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中华经典阅读活动,着力挖掘民族、地域和学校特色文化,将阅读经典与坚定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共绘书香社区绚丽风采。
学生社区举办“诵扬新时代赞歌”诵读大赛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色。学校以阅读中华经典为主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社区中开展“福”文化节,经典阅读主题征文大赛等活动,引导社区内各组织单元开展品福、话福、写福、创福等活动,让当代青年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话”交流中筑牢文化根基。
弘扬办学地域文化特色。学校还用好本地特色文化,以侯官先贤代表作品阅读为牵引,通过歌曲传唱、情景演绎、文创作品等形式,把“侯官文化”融入书香社区建设,引领当代青年传承“侯官文化”的精神特质,做“侯官文化”的传播者、发扬者。
坚守农林院校办学底色。积极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以阅读中华经典为引领,汲取耕读文化、农事劳动等农业文化智慧,通过耕读文化节、师生共建创意花园等活动,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培养知农爱农优秀人才。
践行文化育人“三引导”,迸发书香社区创新活力
为充分发挥书香社区文化育人功能,学校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积极开展中华经典阅读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鉴赏力、引导作品创新性、引导节目精品化,为书香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学生社区“福文化”研习社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
吟诵读书法引导学生鉴赏力。吟诵即中华传统读书法,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学校以课程为平台在社区推广吟诵读书法,让学生体会汉字“音形义”一体的独特魅力,在“声情义理”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中全方面感受汉语言之美,提升中华经典阅读的鉴赏力。
学生社区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多元化展演引导作品创新性。学校在社区定期举办“雅言经典”活动,学生围绕特定“中华经典”主题进行原创作品展演。展演让青年学生亲近中华经典,并通过编排展演节目,融入新时代大学生主体的创新构思,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以赛促成果引导节目精品化。通过社区展演选拔优秀作品,代表学校参加福建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打造社区中华经典诵读精品。同时推动来华留学生参与诵读精品的观看与表演,丰富社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让书香远播,扩大中华经典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