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台生活圈
标题图
首届华人美学音乐节今日启幕 厦门文艺范儿又要出圈
2023-10-30 00:12 福建日报

10月28日,首届华人美学音乐节于厦门微风乐集“听风的歌”剧场正式启动。现场除了发布原创歌曲《阮的三角梅》《羽衣曲》,著名词作者伯殷博士还以一场《木心归来》讲座,拉开了公益音乐美学大师课的序幕。

现场:文艺范,厦门味

(▲“微风乐集”创办人、音乐家杨慕先生在活动现场弹奏《阮的三角梅》)

(▲著名词作者伯殷博士一场《木心归来》讲座,年轻观众们热泪盈眶)

“既文艺又浪漫,是厦门的味道。”在《阮的三角梅》展示环节后,现场一位大学生听众表示,最近厦门的三角梅在网络上美出了圈,这首歌的问世,堪称天时地利人和。

据主办方介绍,华人音乐美学节是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以倡导流行音乐艺术美学及大众艺术鉴赏引导为方向,以先进文化艺术为引领,以增强闽南语音乐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推动精品闽南语音乐作品、厦门城市音乐作品和中国风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生产和“走出去”为最终目标的系列文化艺术活动。

“大家看到,虽然是音乐节,我们却不只是音乐。”负责人表示,公益音乐美学大师课的引入,为音乐节奠定了美学上的基调。而这种对“美”的执着追求,也将成为这个音乐节的重要特色。

征文:为诗词,配音乐

音乐节的另一项重磅活动——首届青少年“文脉美词”音乐诗征文活动,也在现场宣告启动。

“无论东西方,诗,原本都是可以唱的。”主办方表示,诗人和音乐人,都是美好的职业,这次征文活动提出“为音乐写诗”的口号,希望拉近音乐与诗的距离,助力一批优秀的年轻的歌词创作者脱颖而出。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华语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中文歌词的发展,这已经是圈内的共识。虽然一次活动未必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但是共同推动华语音乐的发展,应该是音乐人的一种自觉。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微风乐集的创办人,来自中国台湾的音乐家杨慕先生认为:“尽力去做即可,功成不必在我。”

据介绍,在此次征文活动同时,主办方还将寻找志同道合的文学音乐社团,共同组建“微风音乐诗社联盟”,以持续夯实音乐创作的基础,进一步激发原创音乐领域的潜力。

初心:海内外,共传承

(▲微风乐集与厦门工学院共建“闽南音乐艺术与文献研究所”签约仪式也在现场举行)

如果说闽南语歌曲《阮的三角梅》代表了对近现代厦门的同频共振,另一首以“宫商角徵羽”传统五声音阶谱写,但和声应用却有别于传统的《羽衣曲》,则象征着对中华文脉的致敬与传承。

这一理念也获得了不少高校师生的欢迎。在音乐节启动仪式上,微风乐集与厦门工学院共建“闽南音乐艺术与文献研究所”签约仪式同步进行。

“公益课程、作品征集,及不久之后的年度音乐会,将构成第一届‘华人美学音乐节’的主体。”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借助厦门的地缘优势,逐步建立全球华人华侨青年文艺创作的朋友圈。从诗与歌出发,将厦门打造成为华人美学音乐的核心城市,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同样是这次音乐节的重要使命。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