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在你的印象中,闽北的秋是什么颜色?
是稻谷、银杏金黄璀璨,
还是古树深绿浅绿交错,
又或是水杉的铁锈红、鸡爪槭的枫叶红?
闽北十县(市、区),
秋色各自璀璨,
不妨循着秋色去大武夷“打卡”吧!
色卡:
金黄色、黄绿色
梯 田
南平坐落在福建北部,没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但这并不影响秋天的“丰”景。南平多山脉,这里的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叠叠,金黄与翠绿错落有致,相互辉映,美不胜收。
枫溪梯田 (叶蕻 摄)
武夷山后源村梯田离武夷山市区约38 公里,位于武夷山市北面的吴屯乡后源村,这里四面环山,山高林密,平均海拔约600米,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从山谷到山顶,如同一幅立体的风景画,被誉为“武夷山最美梯田”;
依山而建的延平区三楼村,是一个隐藏在延平区茫荡山深处的古老小村落。峡谷瀑布溪流作伴,梯田、竹林和红河谷风景秀丽,群峰巍巍、森林浩瀚、山路逶迤、云雾缭绕;
1600多亩的梯田在山脉上绵绵起伏,正是拥有华东地区线条最美、规模最壮观的政和念山梯田;建阳崇雒村,如今正是稻浪如水,尽显山野闲情。邵武龙脊梯田旁,一条曲折如龙脊的清澈溪流淙淙流过,蜿蜒向上的两侧梯田依附于溪边,迷人惊艳;如去往建瓯迪口镇值源村与黄孔村,田野阳光倾洒在金黄的稻田上,光与影的交融美得令人心醉;顺昌干山梯田稻香满溢;浦城枫溪梯田别具风光。
梯田的黄,绘出了秋天最动人的形状和色彩。
晒 秋
田间的农民将稻谷收割,若逢晴天,稻谷在路边、竹匾里铺开,晒在阳光下,便化作了一种独特的农俗景观——晒秋。
行走在闽北乡间,村中空坪、房前屋后、屋顶上到处可见当地村民晒出来的水稻、玉米、辣椒等农作物,错落有致的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相组合,缤纷多彩的农作物与黑色的屋顶重重叠叠,构成一幅诗意的秋日丰收图。
银 杏
都说一叶知秋,要问什么叶子最能代表秋天,非银杏莫属。如今银杏叶还带着丝丝绿色,但霜降过后,寒气将逐渐染黄银杏的叶子。
若要赏银杏,不可错过武夷山瑞岩禅寺的景致,寺中有千年银杏树,古树与古刹相伴相守,听空灵钟鸣,禅悟人生,心也会跟着安静下来;
顺昌天台山的银杏 (徐华山 摄)
去往顺昌洋口天台山,山上坪头自然村至今还生长着千年“活化石”银杏树。山里约有200多株千年古银杏,最高的达43米,直径两米多,最大树龄达到1200多岁。村在林中,林在村中,飘零的杏叶闪耀着绚烂的金色恰似遗落的人间仙境;
同样拥有古银杏群的还有延平区南山镇后溪村,300多株银杏树,其中树龄超过100年的68株。延平菖上村,循着古道,也能发现银杏的身影;
浦城县濠村乡后濠村里有36株古银杏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枝叶繁盛;建阳区莒口镇金山村东坑自然村,有一丛树龄上千年的四蔸六棵古银杏;
政和县铁山镇大岭村银杏群,几百棵银杏树连绵成片,有着“华东第一银杏园”的美誉。深秋之际,村内鳞次栉比的民居与漫山遍野的黄银杏、红枫叶绿竹林交杂一起,织成一幅幅铺在沟谷和山脊的红黄绿锦缎。
色卡:
铁锈红、橙红色
枫 叶
又是一年“枫”红季,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从9月下旬开始,枫叶慢慢变红,到了10月中旬便进入了最佳观赏期。
武夷山景区,红叶映着丹霞,再配上晴空万里,流水潺潺,美得自然,仿佛下一刻,便能走进漫画里;
武夷山福莲庄园,漫山红枫,生机勃勃,照亮了整座山林,整个庄园,笼罩在一片温暖的氛围中;
秋天欣赏红叶的地方,还有邵武熙春山,山林颜色交错叠加,绿树中的枫树就像一段段绚烂多彩的云锦,搭配轩昂壮观的越王台和肃穆的宋台石俑,枫泾小道更显古朴神秘。
水 杉
随着季节流转,秋天的水杉,由绿逐渐过渡到黄,最终呈现通透的红,渐次呈现不同的色彩。
武夷山高星路,一条道,一路景,绝美“出圈”水杉在道路两旁一字排开,笔直地伸向天空,当暖阳给枝叶镀上一层碎金,秋的温情一览无遗,美得不像话;
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的水杉
延平斜溪村,一湖水,一片杉,水杉镶嵌于山水中,恰似给大自然上了“腮红”,明艳了一方风景,乘一小船,荡漾湖中,不自觉就成了画中人;松溪县茶平乡通往官路村的路上,有两排长达两公里的红杉树,两排笔直的树木高耸入云,深秋时节,红杉身披“红装”,气势非凡。
色卡:
深绿色、浅绿色
古 树
无论身处哪个季节,绿色是闽北永恒的色彩。而南平市在册挂牌保护的四万多株古树名木,绘就了苍劲的绿。
在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东平楠木林是中国第一楠木林、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共政和县第一支部诞生地——东平凤头村。在这里,百亩千棵楠木始于明代,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是华东地区保护最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楠木林,面积105亩,拥有上千棵珍稀闽楠,平均树龄300多年。景区优美的生态田园风光与多彩的民俗文化、历史遗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位于建瓯市的“福建青冈王”
杉木是常绿树种。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是全国闻名的“绿色金库”,1919年,溪后村魏声韵、魏声传、魏乃扬3位青年农民,在安槽下用插条的方法种下200亩杉木林。解放后,这片杉木林收归国有。到了20世纪50年代,杉木林每亩蓄积量达78.9立方米,居全国之首、世界之最。历经百年,得益于村民的精心守护,丰产林风采依然,是延平林业地图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樟树也是四季皆绿。建瓯市房道镇漈村万木林古树群有着2250株古树,以沉水樟为主,是一片富有特色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素有“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人与自然的结晶”之美称;
武夷山市五夫镇五一村古树群有古树28株,以闽楠为主,位于朱熹故居旁,林内有闽楠、樟树、鄂西红豆树等古树,最大的一株古樟树据传为朱熹手植。古樟树伴生3株鄂西红豆树,树旁立有“朱子手植”石碑,深受人们喜爱。
绿 水
大武夷的灵性在于水之美,武夷山麓中,随处可见清泉、飞瀑、山涧、溪流,循着一湾清水,秋色更添几分灵动和柔美。
闽北最美的溪流,武夷山九曲溪必得“提名”。九曲溪两岸丹崖林立,千姿百态,形成“一溪贯群山、两岸列岩岫”的山水相融景观。乘一叶竹筏荡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仙境,波光潋滟,恰如人在画中游。穿梭于山水之中,仰观群峰岩崖,俯赏碧水鱼翔,可谓“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
九曲溪一路南行,行至建瓯徐墩镇,与南浦溪汇集而成北津湖。北津湖畔,一湾碧水,串着几重青山,连着几片梯田,嵌着几处村庄,形成一片洁净的天地。偶有小舟驾云般划过初起的晨雾,天使般驶向天边的晚霞,梦幻般停于满江的月色,此时此刻,天地人融为一体;
邵武市地处福建南部,境内山峰起伏、山水秀美。其间,云灵山绿水青山、峰峦叠嶂,山脚下则是密林簇拥、清溪环绕。游客可以漫步其中,进行一次亲近自然的“森”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