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注意!古城“神兽”出没!还有一只…
2023-10-24 15:24 泉州文旅

古人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民间关于龙之子流传着两个版本,在李东阳的《记龙生九子》中九个龙子分别为: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蚩吻;在杨慎的《升庵外集》中九个龙子分别为: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金猊、椒图。

这些龙之子除了存在于民间神话传说中,同样也存在于泉州古城的街巷中,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哪~


1

老大——赑屃(bì xì)


赑(bì)屃(xì)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为龙九子之一。 又名霸下 、鳌、龟趺(fū)、填下、龙龟等。传说在九子中它排行老大,责任心重,且力大无穷,可扛起三山五岳,常见于石碑的基座,是稳重安定、值得信赖的神兽。


承天寺入门处,便有一只背着重修碑记的赑屃。




2

老二——螭吻(chī wěn)


在湖心街与温陵路交汇处的洪氏宗祠中,便有站立在屋脊上的螭吻。


传说它在龙之九子中排行老二,眼力极好,善于瞭望,口润嗓粗而好吞,常在建筑的高处,特别是屋脊,保佑人们免于祝融之灾,是龙之九子中的消防员。



3

老三——蒲牢(pú láo)


蒲牢则藏身于文胜巷的同莲寺,就在大门旁铜钟的纽上,形体像小龙。


传说它排行老三,个性好鸣叫且声音悠扬嘹亮,常出现在古钟之上,也负责报时,是龙之九子中的声乐家。




4

老四——狴犴(bì àn)


在中山南路的花桥宫里,曾有绣在大红布上的老四——狴犴。由于翻修,目前花桥宫内该红布已不复存在。


它长得像威猛的老虎,传说它性格刚正不阿,正气凛然,常出现在官衙里或牢狱大门、刑具上,是龙之九子中的司法官。


图片来源:泉州网



5

老五——饕餮(tāo tiè))


饕餮则位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一个鼎上。该鼎为多年前博物馆借展的青铜器,现已归还。


传说它排行老五,超级喜好美食,常立于鼎盖及中国古代铜器装饰上,保佑人们丰衣足食,是龙之九子中的美食专家。


图片来源:泉州网



6

老六——趴蝮(bà xià)


府文庙大成殿埕下,便有两只排行老六的趴蝮。


它们张着嘴微抬头嵌在墙壁中。传说趴蝮喜欢水,且很爱喝水,常出现在桥拱或房屋的排水位,保佑人们免于水患,是龙之九子中的水利工程师。




7

老七——睚眦(yá zì)


睚眦则是在天后宫的泉台妈祖文化交流展厅里的一把兵器上。


龇牙瞪眼的它排行老七,个性刚烈,好勇善斗,有仇必报,负责护持兵器及增加其威力,是龙之九子中的武林高手。




8

老八——狻猊(suān ní)


排行老八的狻猊形体像狮子,不少寺庙香炉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


传说它爱好烟雾火舌,也喜欢坐着,因此常见于香炉上。在水门巷三义庙二楼的香炉之上,便有一只狻猊。




9

老九——椒图(jiāo tú)


椒图就在关帝庙的大门上,衔着门环,两扇门上各有一只,形体像螺蚌,面目狰狞。


传说它性格内向孤僻,常可在大门或石鼓上见到,负责看守门户,是人们的守护神。




10

特别嘉宾——哥斯拉


在泉州后城的小巷之中,有一只“哥斯拉”石雕特别引人注目。



泉州的石雕技艺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而这只哥斯拉便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更体现南派石雕精美的特色。




其实,龙之九子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但都寄托着人们祈愿平安、辟邪镇煞的美好愿望。


如果你在泉州的街头巷陌发现龙之九子的踪迹,就快拍照分享给我们吧~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