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一瓷二茶!馒头窑、狮子窑、龙窑……在世界瓷都逛“窑”!
2023-10-17 18:08 茶道CN

一瓷二茶。

景德镇,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名的城市。殊不知,这座号称“世界瓷都”的城市之崛起,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城以瓷兴,瓷以茶兴。瓷与茶,是景德镇也是中国最美的文化符号。二者皆植于土,成于火。


图片


龙窑、馒头窑、葫芦窑、狮子窑、镇窑……“窑窑”相望。在这片古窑博览区,遇见了一部最鲜活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史。


“窑”看千年


图片


某种意义上说,瓷器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窑炉的进化史。无窑,不成器。

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便可“窑”看千年。

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狮子窑,明清御窑,不同时代的窑型,不断地淬炼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高峰。


图片

龙窑依山而建


龙窑,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最古老的窑型,最早出现在商朝。其依山而建,窑头建于山下,窑身随山势向上爬升,巧妙利用火焰自然上升的特性而设计。

远远望去,好似一条苍龙盘踞于山林中,饶有气势。2013年,景德镇乐平市南窑遗址中就曾清理出一座78.8米长的唐代龙窑。龙窑在南方诸多窑口被广泛使用,如福建的德化屈斗宫窑、建阳水吉窑等等。


图片

自元代起,景德镇的窑场开始逐步弃用龙窑,馒头窑遂成主流窑型

图片

蜚声世界的青花瓷,还有景德镇首创的青花釉里红,皆出自馒头窑


馒头窑,又称“圆窑”。这一窑型在北方颇为普遍,如邢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等。由于存在前后温差小、窑温不足、还原气氛不稳定等问题,自元代起,景德镇的窑场开始逐步弃用龙窑,馒头窑遂成主流窑型。蜚声世界的青花瓷,还有景德镇首创的青花釉里红,皆出自馒头窑。


图片


葫芦窑则兼取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由前高后低的两个椭圆形窑室组成,因形似半个葫芦卧于地面而得名,在景德镇御窑厂、湖田窑均有遗存。直到清代镇窑出现后,葫芦窑才退出历史舞台。


图片

镇窑


建于清中晚期的镇窑是博览区中唯一一座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古窑,亦是迄今景德镇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窑。

从外观及窑内观看,整个窑型犹如半枚倒扣的鸭蛋,故又称“鸭蛋窑”“蛋型窑”。该窑型为景德镇独有,对燃料热能的利用更科学,可同时烧造多品种的瓷器,代表了景德镇陶瓷烧制的最高水平,因而被尊称为“镇窑”。


图片

狮子窑因投柴口大,形如狮子


狮子窑系清代民窑,燃料为杂木树枝(槎柴,故狮子窑又称“槎窑”),其投柴口大,形如狮子,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狮子大开口”。

明清御窑,顾名思义,为皇室的专属定制窑。窑型为“六式窑”,青窑、龙缸窑、风火窑、色窑、爁熿(làn huáng)窑和匣窑组成。

窑之六式,各司其职:青窑,以烧造青花瓷为主;龙缸窑,以造龙缸为主;风火窑,可烧制多品种瓷;色窑,专烧高温颜色釉瓷;爁熿窑,烧造低温颜色釉和烤花;匣窑,烧制匣钵。分工之细,尽显皇家气象。


图片

明清御窑“六式窑”中的青窑


500多年间,从“六式窑”中烧制出了大量传世国宝,至今在故宫博物院仍可一睹芳容。

除镇窑外,其余窑型均为依原样复建。而且,不论古窑,还是仿古窑,都不是仅供参观、研究的“标本”,而是一座座活生生的窑炉——点火复烧,续写泥与火之歌。

千百年前的窑火,在今天依然在冉冉跳动。这也是景德镇的历史脉搏。


瓷茶信仰


图片


现年80多岁的张文月,国家级“非遗”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也是景德镇著名的“扒花大王”。

扒花,又称粉彩轧道瓷。这项绝活,以施有釉料的瓷胎为纸,以细如发丝的钢针为笔,刻花画草,是“针尖上的艺术”。全程需一气呵成,不能留有空白,更不能更改。稍有不慎,前功尽弃。于是,每一笔都要如履薄冰般小心翼翼,落笔无悔。


图片


图片

以施有釉料的瓷胎为纸,以细如发丝的钢针为笔,刻花画草,是“针尖上的艺术” 


张文月与妻子罗细堂皆是聋哑人,从事粉彩扒花手艺已60余年。沉浸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有着一颗更灵敏更专注的心,一针一画,宛若修行,精雕细刻一颗不老的匠心。

作坊里,像这样的老匠人还有很多。在他们眼中,制瓷不只是一门手艺,更像是一种虔诚信仰,倾尽一生去追逐。


图片

“佑陶灵祠”,这四字为唐英书写


“瓷与茶,最中国。”这恐怕是全球语境中的文化共识。而且,它们从来都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会中有你”,浑然一体。

瓷与茶,不只是满足日用之需,更承载着中国人对美、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


图片

浮梁县大唐茶市,因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前月浮梁买茶去”而得名


景德镇,旧属浮梁县。早在唐代,浮梁茶就“茗”闻天下。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时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的客船中,聆听琵琶低语,不禁黯然神伤,却不经意间将浮梁留在茶史诗卷中。敦煌遗书《茶酒论》更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朝”之论。

唐代青瓷,宋代青白瓷,元代青花瓷,明清的五彩、斗彩、粉彩、颜色釉瓷等,这些名瓷的诞生与勃兴,皆得到了茶文化的滋养。而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三座高峰亦正耸峙于唐、宋元与明清。伴随着饮茶方式的嬗变,茶器也一直在洗礼与变革。

当瓷与茶相携走出国门时,更是惊艳了世界,成为欧洲皇室贵族梦寐以求的奢侈品。


图片

浮梁县史子园茶园


一丸泥,一叶茶,从景德镇走向世界。

景德镇,昌南,China。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