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化并重 将军山 一座“没有屋顶的生态艺术博物馆”
【以下为正文】
反响热烈的岚起山海图开演至今,除了精彩震撼的画面,观众对在山海间能听到如此优美的音乐,更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平潭国际旅游岛打造“景村一体产业前置运营”、一站式合家欢微度假目的地的首开之作。
海风、潮水、星空、石林、星空、战壕、灯光、音乐……,景区夜游实景交织融合音乐想象空间,在平潭将军山这座“没有屋顶的生态艺术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验场域。
一座山海间的限时露天私享音乐“剧场”,伴随着“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之岚起奇境夜的演艺内容亮相,多种文化艺术元素充分融入到休闲度假生活及精神文化产品之中,在夜幕下带来山海交响和鸣的视听新感受。
无论是主题曲,还是整体夜游演艺场景配乐,“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的音乐美学里,都有着很多的创新表达与特色。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的音乐+文旅模式,不是简单一个音乐产品或是夜游产品,也绝非简单的1+1>2。
它将从在地文化特色、自然景观特色中提炼、生长出来的多元音乐语言,融入到输出体验的场景环境与感知氛围、内容细节之中,“大师级”巨制的音乐旋律贯穿非传统景区、非传统演绎手段的68分钟山海实景夜游全程,与“一眼看尽平潭文化源色”的艺术场景高度互动、碰撞。
作为一场内蕴深度文化内涵,又能感受平潭国际旅游岛“音乐艺术欢乐岛”音乐跟艺术交融调性的引领式超视距山海一体实景夜游,“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通过全面升华夜游旅行中的听觉体验,放大音乐在不同演艺内容和夜游场景变换中的情绪感知和调动作用,不仅是聆听音乐本身,更调动人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多维度感知,情绪价值与体验价值的交织与转化,在音乐中穿越千年平潭,感受真正触及心灵、获得快乐的艺术体验。
音乐,全世界共通的语言,旅行中的精神陪伴,也是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佳载体。
著名摇滚音乐人、实力唱将刘迦帝(刘峥嵘)结合多年从台前到潜心音乐幕后制作的创作优势,执棒“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之岚起奇境夜的全场景音乐制作。
以“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演艺音乐创作实践为契机,刘迦帝(刘峥嵘)将自己对音乐的思考融入其中,探寻着专属于“平潭源色图鉴”的音乐版呈现;而在制作过程中,他也在找寻着自己对于中国音乐现代化表达、世界化表达的定义。
平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
第一次来平潭将军山景区实地采风,正是冬天。
平潭的风很大,站在景区往四周俯瞰,山、海、石林、海厝都尽收眼底。
在这天赋性灵的自然环境中,山海的阔大旷远,大自然的声音、颜色与情怀,都带给我很多音乐灵感,也让我对“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的音乐定位有了一个初步概念,即一定要契合这个地方所具备的自然特质:波澜壮阔、多元。
在和“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运营总出品人柳雨佳女士沟通后,我了解到平潭不仅是中国的国际旅游岛,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还是世界南岛语族的起锚地,古代海上丝路的走廊。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质,决定了它必须在演艺配乐里,交织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语言的融合。
经过和导演、制作组不断进行内容创意和艺术上的深度交流,我决定在波澜壮阔、多元的音乐底色之下,为“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的音乐风格关键词加上:国际化、大气的风格格调。
我觉得挑战很大。
“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是一场由四出相互呼应关联,但又各自不同主题内容组成的68分钟夜间文化大秀,演出呈现内容分布在景区的坡道、纪念碑、石林、战壕等不同空间区域,是一个1800平方米的山、海、石林、纪念碑等自然演出场域组成的“露天音乐剧场”。
它首先是跟在地历史人文的对话、大自然景观场景的沟通。主要压力就是来自于对实景夜游场景和音乐的配合的精准度,要把它变成一个可听的、人的心里能建立音乐形象和感知的东西。
演艺内容的配乐,必须要做到几乎涵盖所有的音乐类型,通过韵律的变化、节奏的调整等,让人的听感与不同的自然演出音场、不同文化内容和演艺所需调动的情绪,和谐相融。
同时,它还要经得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众多业内人士的直接检阅。
有了精准的音乐定位以后,我就会想到是用什么样的音乐家和组合,来完成音乐创意理念的实现,尤其要能够以适合将军山景区的实景体验场景、内容体验的手法来展现。
比如承载“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最震撼的一出《岚台安》演艺部分,是以景区内的山海、石林为演艺载体来一体呈现,观众从视觉上感受到的本身就是大气磅礴的宏大场景,对应的音乐听觉体验,必须用全编制的交响乐队来完成。
我的首选,就是邀请国际首席爱乐乐团来完成具体演奏。该乐团录制过大量影视剧、音乐剧、舞剧歌剧和各类主题的晚会、音乐专辑等,专业素质非常过硬。
适配不同场景下的演艺内容,音乐元素也进行了“多元”风格的综合展现。
我在配乐中融入了中国鼓、古筝、古琴、琵琶、笛子民乐等传统民乐,邀请了众多青年民乐演奏家、童声合唱团、包括中央戏曲学院的教授,共同参与录制。
在演出中配合以福建省级非遗——平潭藤牌操为原型设计的藤牌动偶军团出现的部分,音乐上也特别选择了福建在地的特色民乐类型——南音。
所有乐器的使用,都是为了用现在流行国际的音乐语言,来讲中国乐器的国际化叙事。
我们希望在“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孕育一颗音乐美学的种子,输出平潭国际旅游岛“音乐”与“艺术”融合的“国际范”场景,让艺术以可感知、可视化的方式走近大众身边。
音乐里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气质和性格。
为了做好“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的演艺配乐,我先后多次到平潭和周边地区进行音乐采风,了解项目也了解福建的原生态音乐。
创作过程中即艰难又过瘾。在这里很感谢“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出品团队北京艾牧嘉禾运营前置规划事务所和导演制作组、给我提供了丰富的项目文字信息,包括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密切的交流音乐创意,沟通音乐主题风格和实景夜游配合的精准度、审美取向。
最后,希望大家能亲临其境,感受“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这幅巨制石林交响曲。
演艺全场景音乐创作:刘迦帝(刘峥嵘)
当我们试图透过音乐、旅行、艺术等多元融合的表达方式,与理想的生活、真实的自己对话时,“岚起山海图@中国平潭将军山”,让我们在与音乐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艺术共鸣,自在如平潭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