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塘村 黄嵘 摄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28日报道(记者 林梓健 邱赵胤)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走进马塘,漫步在满目葱绿、浓荫摇曳的村间道路,一幢幢中西合璧又极富闽南特色的别墅,一片片四季常青点缀在房前屋后的花木葳蕤,一条条环绕着村庄和村民庭院的沥青道路……山庄如画,气韵万千,让人感受到别有一番天地的迷人韵致。
“1985年6月,马塘村陈清水、陈清渊、陈树林等6名青年筹资几万元创建了当时厦门市同安县第一家村级仓业——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在“马塘精神”主题馆,讲解员讲述着马塘的发展史。这是一座浓缩马塘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历程的主题馆,讲述了马塘如何靠着“马塘精神”,走出了一条产村融合绿色发展之路的故事。
作为厦门曾经最偏僻小山村之一的马塘,发展至今,靠的不是运气。马塘坚持以企兴村、村企共建、融合发展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工带农、以村辅企、以企兴村、村企融合”的产村融合发展之路,带动了产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和广大村民的共同致富,把从地贫、人穷、山秃、水缺、路难行的“瘦马塘”变成福建省首个百亿元村。
马塘人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带动了产业的融合发展,解决了马塘村及其周边村庄 3000 多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经济不好时被人看不起,现在随着发展,底气足了,走出去可以很自豪的说自己是马塘人。”马塘村副主任、锦食汇食品企业代表陈跃堆说,鼓起来的钱袋子给村庄和村民生活带来了切实的变化。不仅村庄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别墅式村落”,“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还解决了马塘及周边村庄乃至全国各原材料基地的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每年收入超3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
现如今的马塘,已成为一个集现代工业、农果观光、生态休闲、别墅山庄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的新农村。
“瘦马塘”变成“富马塘”后,马塘村党委开始思考,如何继续传承马塘精神,将“富马塘”蜕变出一个“新马塘”。他们从基层治理创新入手,聚焦日常生活细节的提升,实现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变。
“马塘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现在的马塘是一个工业化的乡村,我们必须有所创新,不走老路。”马塘村第一书记陈清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