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法阻挡;海,可以跨越。众望所归,福厦高铁来了!
今日10时35分,福厦高铁首班车——厦门北至福州南G9802发车,厦门昂首迈入“高铁350时代”。
这是跨越山海的毅力与情怀。
自古以来,素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福建境内山岭、丘陵连绵起伏,河谷盆地错落其间。
20世纪50年代,20万军民移山填海,成就了一条鹰厦铁路。之后长达半个世纪,鹰厦铁路都是福建与内陆地区的唯一铁路通道。
21世纪后,中国铁路高速发展。2010年,福厦铁路开通运营,厦门摆脱了“铁路末梢”的尴尬,迈入“动车时代”。
从蒸汽到电气化时代,从动车又到高铁时代,厦门铁路发展后来居上。厦门也从只有一条低等级鹰厦单线的铁路匮乏城市变身铁路大市,从一个铁路末端城市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铁路中心枢纽城市。铁路的大跨越、大发展,增强了厦门的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带来了旅游、物流和人才的加速流动和高效集散。
闽道之难,终成往事。
铁路末梢
厦门曾经只有
一条鹰厦铁路
“福建富不富,关键看铁路。无论如何都要挤出钱来修铁路!”曾几何时,一句话道出福建人民期盼铁路的心声。为改变厦门乃至福建无铁路的落后状态,新中国建立初期,归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提议兴建鹰厦铁路,并建议把铁路修进厦门岛。
1955年2月,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鹰厦铁路动工建设。在约700公里的线路上,参加筑路的铁道兵和沿线群众移山填谷、开海筑堤,不到两年,建成了这条修筑难度极高的铁路。
1957年4月12日,鹰厦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初期运行速度不足50km/h。当火车清澈的鸣笛声穿过厦门海堤,厦门从此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鹰厦铁路建设旧照。
今年已80岁的老铁路人黄灿芳对此印象深刻。鹰厦铁路开通不久,他与其有过一面之缘。
“仅有14岁的我到厦门站接亲戚,第一次看到火车。”黄灿芳回忆,蒸汽机车呼啸着,拖着一列长长的车厢缓缓进站,望着如此巨大的交通工具,他心生向往。1964年,恰逢铁路招工之际,黄灿芳成为厦门站的行车员,此后干过扳道员、车号员、集美火车站站长……
鹰厦铁路的通车,使得厦门市民可坐火车前往更远的地方——1957年厦门通到鹰潭,1958年厦门通福州,20世纪70年代初厦门通上海……在黄灿芳的印象里,从厦门到鹰潭的直达列车,全程需要近30个小时,到福州也需要一天一夜之久。当时乘车环境不比现在,列车运行时,即使车窗关得再紧,脸蛋也会被煤烟熏得像黑脸包公。
黄灿芳说,1993年时,鹰厦铁路迎来较大的改变,全线开通电气化,成为华东地区第一条电气化铁路。随着电力机车的投入使用,列车时速提高到80km。
很难想象,半个世纪里,鹰厦铁路是唯一进出厦门的铁路通道,大量的人员、物资经这条线路过往流通。如今,鹰厦铁路客运功能淡化,但依然是“海丝”和“陆丝”的重要货运通道。
动车时代
福厦铁路开通
厦门北站投用
进入21世纪,国家大力发展铁路建设。在时代浪潮中,厦门成立相关部门,统筹铁路建设。
厦门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02年10月,厦门市政府成立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2005年5月,成立市铁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交通委设立办公室,同时增设铁道处。2006年2月,市政府成立铁路建设指挥部,这相当于铁路建设的“大总管”。
铁道处成立不久,2005年福厦铁路正式动工兴建,拉开了厦门铁路建设的大幕。
2010年,福厦铁路开通运营,设计时速达250km,福州到厦门约90分钟。
与此同时,厦门北站同步运营。吴振斌就是当时进驻的第一批客运员。“2010年,厦门北站是边建站边运营。”吴振斌说,当时仅有厦门到福州一条线,共16趟车,每天仅运送几百人。
之后,厦门铁路建设进入飞速发展时期。2012年6月29日,闽西革命老区首条快速铁路——龙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从厦门到漳州乘动车只要半小时,到龙岩只要一小时。至此,一个连接厦、漳、泉、龙的“一小时城际生活圈”形成。
2010年4月,福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资料图)记者 陈理杰 摄
2013年12月28日,连接厦门、汕头、深圳三大经济特区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厦深铁路开通运营。这是连接珠三角、长三角及海峡西岸三大经济区最快捷的陆上通道,形成东南沿海“3小时旅游经济圈”。
不断织密的铁路路网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让厦门成为东南沿海铁路枢纽,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注入了“强心剂”,盘活了特区的客流、物流乃至商贸流、产业流。
高铁时代
福厦高铁来了
经济发展提速
而如今,厦门铁路史又将掀开崭新的一页。历经多年运营,福厦铁路运力趋于饱和,福厦高铁的建设被提上议程。
2017年9月30日,福厦高铁全线开工,按照全国客运铁路最高标准全线设计时速350km建设,起自福州南站,经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接入漳州站,线路全长277公里。
福厦高铁开通后,福州至厦门最快55分钟可达,两地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届时,将有效缓解既有杭深铁路运能紧张的局面,并为杭深铁路今后开通货运功能提供了条件。
“从厦门乘坐‘复兴号’高铁到福州,时间缩短到一小时内,作为老铁路人是无法想到的。”虽然已经退休多年,黄灿芳依然关注着厦门铁路的发展。从1957年鹰厦铁路全年客运量28万人次,到2022年厦门铁路旅客2308.0万人次,历经60多年,厦门铁路客运量增长近百倍。
如今,吴振斌是厦门北站值班长。在他看来,厦门北站新站房也是一个标志性工程,将BRT、公交、地铁、长途客车等集纳在一起,发挥了综合立体的枢纽作用。
厦门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将促进厦门进一步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充分发挥厦门铁路枢纽中心城市的功能。
站在新的起点,厦门铁路未来可期。目前,厦门还在着手推进厦门港后方铁路通道(厦安铁路)、渝长厦高铁(新建赣龙厦段)、昌厦高铁等3个铁路项目规划工作,有望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