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24日讯(欧东茵)“我的家最好是进门有个种满鲜花的庭院,客厅放个72寸大彩电,老人孩子都有独立的卧室,孩子还得要个书房,我还想要间茶室,闲暇时可以泡泡茶听听音乐,小区环境优美一家老小饭后还可以散散步……”这是东山县康美镇东沈村张美雁埋藏在心里关于家最理想的蓝图,幸运的是,65岁这年,她把理想蓝图照进了现实。
走进东沈村新农房小区,浓郁的“斜屋顶、红砖瓦”式闽南风迎面扑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立面层高、统一配套设施、统一管线落地、统一建设施工,独具闽南特色的高质量宜居新农房展现在眼前。 张美雁一家正忙着张罗新家家具家电的添置和摆设。“没想着这辈子还能住上小别墅,三层小楼,宽敞明亮,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呀。”张美雁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东山县“崇尚集约建房”项目实施先行村,东沈村投资5000万元,建设28栋56户双拼低层住宅。该项目于2021年7月4日开工,建设三层联排楼房,在周边规划配套生态停车场、休闲公园、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和活动场所,目前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
“在东沈村经济合作社担保下,村民可以向福建农村信用社(康美分社)申请新农房专项贷款,最高贷款额度40万,目前已有20户通过专项贷购入新房,缓解村民资金压力。”康美镇东沈村党委委员沈志坚说道。
而在12公里之外的杏陈镇后林村,村党委书记林合强正忙着接待邻县的考察团,参观新农房建设。“整个小区总共36栋,目前全部交房,每栋占地120平方米,建筑面积398平方米……”自从新农房建成交房后,接待参观、交流经验成了林合强应接不暇的喜事。作为县国道进岛第一村以及人口最大的行政村,长久以来,后林村一直存在“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风貌”的弊端。2020年8月,借着“全省农房建设试点县”的契机,镇、村积极向上对接政策、多方争取支持,在24.4亩的废弃机砖厂上统一规划建起36栋新农房。
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搭台总负责的活自然落在村党委书记林合强的肩上,从土地农转、整体设计、再到预算等等,林合强忙前忙后,总算顺利完成前期工作。2021年7月,后林村省级新农房建设示范点正式开工了,符合条件的36户村民自筹自建,“安居梦”开始照进现实。为了保障房屋建造质量,后林村组织老人协会、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成立筹建小组,全程监督房屋建设。“建前有规划,建中有监督,房屋质量好,价格还实惠,我们住得很安心。”正在装修的村民林志鸿说道。
“集约建房最大的好处在于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实现三线下地、排污入网,水电绿化整齐有序,这样不仅美化村容村貌,也避免邻里纠纷。”后林村党委书记林合强说道。
近年来,东山县以推行“崇尚集约建房”,推动新农房建设为抓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通过征求各方意见形成4套符合东山自身特色的本土户型,作为全县建房的指导蓝本,发放建房“一张图”4000多份,培训农村建筑工匠683名。在充分发挥先行示范村带头作用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彰显东山地域风貌的示范小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村庄谋发展、绘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