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福建省漳州监狱:让知识托起新生的希望
2023-09-24 17:07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24日讯(通讯员 张佳迅)又是一年招生季,漳州监狱与曙光学院的职业技术教育新一轮新学年招生开始报名。受到前期在学学员接受了正规的高等院校教育成效,与毕业学员领到国家正式承认学历证书,以及通过学习真正地增长了文化知识技术的多方影响,今年服刑人员参加报名服刑人员十分踊跃。大家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

1695546387832.jpg

监校互动,学用结合。漳州监狱鉴于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大专以上学历属凤毛麟角,初中以下学历的占很大比例,有些服刑人员虽然具有小学或初中学历,但实际文化水平却是文盲或接近文盲的情况,阅读和理解能力低,有些甚至家书都需要请人代写。很多服刑人员在外面都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低,就业能力差,是非分辨能力较差,经不起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监狱一直以来,着力于提升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办文化教育班和职业技术培训班。积极与福建技师学院、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曙光学院合作,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教学方式,提高服刑人员的文化知识。同时,根据社会用工需求和实际情况,开设适合服刑人员今后走上社会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多个职业技术专业,增强服刑人员就业能力。

1695546404385.jpg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漳州监狱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效。寒来暑往,新的一批学员来了,老的学员毕业了,一批接着一批,服刑人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随着一批批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监狱的文化教育犹为重要且任重道远。漳州监狱也多次荣获全省文明监狱的称号,服刑人员经过学习和培训后,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服刑人员赵某说:“我的老家是偏远的贵州山区,家里人也无法前来会见,从前自己不会写信,无法和家里人联系,自从来监狱学习了文化知识,自己能写信回家 ,向家人报告自己的情况,家人也高兴,写信 鼓励我要把刑期当学期,努力学习,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团圆。”

服刑人员林某说:“自从学习了保健推拿技术,对人体经络和穴位推拿有了一些心得,可以帮助一些服刑人员调理和减轻一些病痛,起到了强体健身的作用,在监区的改造中非常实用。”

漳州监狱十七分监区长郑荣金介绍说:“有位漳平的服刑人员刑满回家后,在监狱学习了花卉栽培技术,现在和朋友一起承包了20多亩山林地,种植花卉苗木,现在每年纯收入有30多万,家里生活得到了极大了改善。特意写信感谢监区民警,引导他学习了一门技术,才有现在好的生活。”他还深有感触地说“服刑人员文化素质提高了,改造的状态变好了,脾气性格也变好了,发生矛盾纠纷更少了。”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监狱民警为我们指路引航,唤起人生的美好向往,是特殊的园丁。漳州监狱始终把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放在改造的突出位置,不仅立足服刑人员当前的教育改造,更着眼于重塑罪犯的人生座标,每一位民警不仅是刑罚的执行者,更把自己当作塑造心灵的特殊园丁。教师节里,向每一位特殊的园丁——监狱人民警察致敬!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