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平潭综合实验区
标题图
来自天山脚下的新疆艺术学院师生在平潭72小时极拍故事
2023-09-15 11:37 平潭时报

image.png

景德军(中)指导学生拍摄自制短片

与深夜为伴,同朝阳比肩,以72小时为时限,争分夺秒,用镜头记录平潭之美。在平潭第三届IM两岸青年影展(以下简称“平潭IM”)期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0所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团队齐聚岚岛,要在72小时内完成拍摄、剪辑等工作,创作出3到5分钟的影视作品,参加最终评选。

作为每年平潭IM的特色,72小时极拍竞赛已举办三届,吸引超过全国近30所高校参加,历届拍摄主题多样,涵盖平潭风物、民俗文化等题材。此次,就请跟随记者的视角,探班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创作团队,直击拍摄现场,了解他们幕后的故事。

再创作一部好作品给平潭

“我们并不是第一次参加平潭IM,去年我们团队创作的作品还获得了二等奖呢,所以今年我们铆足了劲,期望再创作出一部好作品,也想带一个好成绩回新疆。”在10日的极拍竞赛启动现场,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景德军自信地说。

作为今年10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来自天山脚下的创作团队,新疆艺术学院的实力不容小觑,它是我国8所省(区)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第二届平潭IM,因为种种原因,景德军无法来岚指导拍摄,只能线上指导学生实地取景拍摄。凭借扎实的镜头语言和影像内容故事,这部“线上+线下”创作出的《岚岛老青年》,获评第二届平潭IM72小时极拍竞赛单元的二等奖。这部短片拍摄的主人公是在岚创业生活的黑龙江大叔齐曦彤和平潭人王忠强,听他们各自讲述平潭的过去和现在,展示平潭老青年扎根岚岛,恋上岚岛的精彩故事。

“回到平潭,不羁的风吹乱你的发,牵引你的梦,你不老的青春,看见平潭无尽的未来了吗?”唯美的萨克斯吹奏、随波逐流的海浪、细腻柔软的沙滩,以及海边的渔船,交织成一帧帧诗意的画面……影展期间,《岚岛老青年》也在线上同步展播,再次引发关注。

今年,景德军第一次来岚,并从学校带来两名学生组成创作小团队,准备围绕竞赛拍摄主题——“海”,拍摄一部关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在海边发生的故事。

来自江苏的学生赵宇辰负责摄影,来自新疆喀什的学生艾孜热提艾力是主演之一,两名团队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岚,他们对平潭的感受也很一致:“一到岛上,就闻到了空气中飘散的海味。这里环境很好,希望此次影展期间,能和老师们创作出一部好的影像作品,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带家人朋友来岚游玩。”

image.png

猫头墘村的勘景现场,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为找寻合适场景走遍岚岛

72小时极拍,意味着要和时间赛跑。10日上午启动仪式结束后,景德军就和学生们出发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勘景。“勘景,就是为了确认拍摄场地的实际拍摄效果,如果和预想中不同,要马上转场找别的场地。”景德军解释说。

此前,景德军在网上做功课,通过查阅资料,他特意找来了古榕树、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沙滩等几处适合拍摄的场景。

时间紧,拍摄任务重,还要克服天气、地域、环境差异等困难,第一站,他们先驾车来到南寨山脚下。按照景德军的设想,他们想围绕小山村中那棵三百多年的老榕树,拍摄一段新疆学生在海边树林中探寻的画面。

然而那棵古榕树看似和大海同框,实则背后是天空,并不符合剧情拍摄需要,于是,他们马上转场,到平潭的北部区域白沙村、钟门村等地勘景。

顶着夏末的午后大太阳,景德军等人兜兜转转几个小时,终于在当天下午4点多找到了猫头墘村这个理想的拍摄地。登上猫头墘村的观景平台,迎面是微凉的海风,远处夕阳正在西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横亘在大海之上,将平潭和长乐两地相连,美不胜收。

猫头墘村背山而建,石厝错落有致,灰白相间地嵌在绿树丛中,而这棵老树就在村中的半山腰上。古榕树根如蟠龙,皮若裂岩,像个百岁老人,捋着长须,傍晚时分,夕阳穿过石厝在古树上撒下一层金光,熠熠发光。

image.png

大榕树下,剧组正在拍摄

“榕树是福建常见的树种之一,老树的须根多,长得十分粗壮结实,就像新疆胡杨一样。”景德军说。

镜头里,远处石厝升起炊烟寥寥,海上渔排连绵成片。榕树下,艾孜热提艾力抚摸着榕树的根须,和学长王睿配合默契,很快完成了这组镜头的拍摄。

王睿来自福州,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多年,是景德军带的第一届学生。10年前,他曾因工作需要来平潭考察,对平潭的美食、文化都如数家珍。当他得知老师们的拍摄需要时,特意驾车从工作地漳州赶到平潭参与拍摄。“我也算是半个平潭人了,趁此次拍摄,我也想和老师师弟们叙叙旧,协助他们争取再创作出好作品。”王睿说。

image.png

夕阳西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隐于山海之间

被美景吸引期待明年再见

第二天,景德军一行人来到了海边,这是最重要的一组镜头,拍摄内容是一群岚台两岸的青年要在海边的篝火旁,聊起两岸的音乐、艺术和舞蹈等,畅谈诗和远方。

傍晚五六点,夕阳渐渐躲到山的背后,猫头墘村的海边,篝火慢慢点燃,天空还未完全漆黑,这是最好看的“蓝调时刻”。“赶快带密度去拍,不然要错过时间了。”景德军赶忙叫赵宇辰做好拍摄准备。

什么是“拍密度”?景德军解释,当下是一天中最难得的拍摄时刻,这时候,天空没有直射的阳光,天光暗于灯光仍未黑透,通过后期调色,可以呈现出深蓝色,这个时段就是密度时段,就像人们常说的“蓝调时刻”。“这个时间段很短,大概只有十几分钟,所以十分关键。在《岚岛老青年》开场,大齐在海边吹奏萨卡斯的戏,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景德军说。

image.png

夜越来越深,周围也越来越安静,树干燃烧后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星星也慢慢探出了头。篝火燃烧不息,点燃了夏夜的浪漫。

星空下,篝火旁。能歌善舞的艾孜热提艾力教台胞小朱跳起特色的新疆舞蹈,拥有三十多年萨克斯吹奏经验的齐曦彤吹奏起《橄榄树》《青春舞曲》等经典乐曲,音乐曼妙,与火光、星光交织,让人完全融入浪漫的夜色中。从闽台非遗说到新疆民俗,从平潭海鲜说到各地美食,大家畅所欲言。

“这两次参与72小时极拍的体验太奇妙了,尤其是在海边篝火的这场戏,大家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能聚在平潭的小沙滩上拍摄这场戏,正是一场奇妙的缘分,是平潭IM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齐曦彤说。

拍摄结束时已近晚上10点,大家在海边拍照留念,将这个夜晚的记忆永远定格。“平潭IM非常好,给了我们青年电影人很好的机会。平潭太美了,通过此次拍摄,我们越来越喜欢平潭,不管最后是否得奖,这次的拍摄过程让我觉得很过瘾,明年我们还会再来的。”景德军说。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