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城市>三明
标题图
与骗子拼速度,赢了!——大田公安成功劝阻3起诈骗
2023-09-13 15:55 三明警方

电信网络诈骗多种多样,一不注意就可能掉入陷阱。大田公安持续发力,通过预警提醒、宣传讲解、耐心劝阻等系列措施,力求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阻在“被骗路上”、防在“发案之前”。连日来,大田公安成功劝阻3起电信网络诈骗,为群众守好“钱袋子”。


成功劝阻1起“杀猪盘”类诈骗


近日,大田县公安局太华派出所接市反诈骗中心预警指令,辖区雷大哥可能正遭遇诈骗。民警第一时间与雷大哥联系,雷大哥接听后却不以为然。情况紧急,民警一边继续拨打雷大哥电话进行劝阻,一边赶往雷大哥所在位置。

原来,雷大哥通过某社交app认识一位“好友”,对方每天对雷大哥嘘寒问暖,两人很快成为“知心朋友”。随后,对方建议雷大哥与他一起在“贵金属”平台投资理财赚钱,同时以自己不方便使用手机为由,让雷大哥帮助其操作打理。雷大哥答应对方,注册好账号,并准备将1万元钱转到指定账户中。

民警到达现场后,得知雷大哥还没有将钱款转出去,松了一口气,耐心地与雷大哥沟通,列举真实案例,详细剖析骗子诈骗手段,帮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卸载涉诈软件。


“谢谢警察同志,还好你们及时劝阻我,不然我真相信他们了......” 在民警苦口婆心劝解下,雷大哥才后知后觉感到害怕。由于民警劝阻及时,雷大哥没有任何财产损失。

谨/防/电/信/诈/骗


成功劝阻2起贷款类诈骗


“多亏你们平时的反诈宣传,让我多长一个心眼......”回想起整个诈骗过程,余先生激动地说道。


近日,余先生到大田县公安局文江派出所求助称,因近期需要资金周转,在网上看到一银行贷款广告后,添加了一名微信昵称为“信则有”的“客服”,“客服”让余先生下载一APP进行贷款,并指导其进行后续操作。

到最后一步,对方告知余先生贷款已审批成功,但银行卡卡号错误导致贷款无法正常发放,需缴纳1万元认证金,贷款才能发放,不然余先生既拿不到贷款又要还款,且还会影响其个人征信。

诈骗分子制作的虚假文件

事情发展到这,余先生总觉得哪里不对,想起自己之前接受民警反诈宣传时有听过类似案例,便没给对方转账。对方看余先生不信,又发一张虚假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的文件,担心被骗的余先生立即来到文江派出所寻求帮助。

民警仔细查看余先生与“客服”的聊天记录及贷款APP,确认余先生正在遭遇贷款类诈骗,立即阻止余先生进一步操作,并帮他卸载该贷款APP,让余先生避免了1万元经济损失。



近日,大田县居民林先生因需要资金周转,下载了一贷款APP,期间一名“客服”引导他一步步完成注册并申请贷款。


随后,“客服”告知林先生贷款已审批成功,但林先生个人信息与账户不符,导致被“中国银保监会”冻结其贷款资金10万元,需缴纳5万元认证金,贷款才能正常放行,不然林先生既拿不到贷款又要还款,且还会影响其个人征信。

诈骗分子制作的虚假文件

正当林先生犹豫之时,对方又谎称若无法认证个人信息,“中国银保监会总部”将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以恶意骗取贷款罪,上门取证调查。


林大哥一听,着急了,立即出门求助,正好在路上碰到大田县公安局武陵派出所民警正在入村开展反诈宣传。“警官,警官!我是不是被骗了......”

“这是典型的‘网络贷款’类诈骗!”民警仔细查看林大哥与“客服”的聊天记录及相关APP,确认林大哥正在遭遇贷款类诈骗,立即阻止林大哥转账,卸载该贷款APP,并指导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让林大哥避免你5万元经济损失。

谨/防/电/信/诈/骗



警方提示


诈骗手法千变万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泄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