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听茶
在一年中的这个时节,倘若天气还暖和,这条河是最令人放松的地方,你能听到的,唯有微风拂过林间树叶的声响、水波轻柔的拍击声和鸟鸣。对于一切事物,这都是最灵的解毒剂。秋色的到来尚需时日,但秋意已开始显现。
——[英]肖恩·白塞尔《书店四季》
白露已至,我们正式和夏天告别
四季更替,万物长新
沿着时光的河流
以一场白露“听”茶会
探索属于当代人的感官疗愈
白露时分,于【野山云隐】品茶听碟
与三位嘉宾共同体验三道茶、三种香
手碟与肢体的即兴创作以及审美上的相通处
嘉宾介绍
洪植锦
福建省老字号、福建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百年洪家茶第四代传承人
两岸茶文化交流使者
甘蕾
气味创意设计师、自然音乐人
野山云隐、声隐剧场主理
尝试挖掘气味与声音背后隐藏的线索、艺术化的表达。让人们透过与声音,气味的相遇,激发想象与感知,寻找到内在力量和意义。
黄姝琴
肢体艺术家
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艺术与设计硕士
从事多媒介艺术实践,包括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以及与剧场艺术。擅于利用布料、编织装置,并结合肢体表达,以身体为媒介,探索沉浸式交互体验。
啜茶即感知自然
倾听燃炭、煮水、冲泡、啜茶的声音
在啜饮闻香间
发现自然留下的线索
时间、环境皆在茶汤中留下的痕迹
第一道
茶品:往事如烟
2008年桐木关烟小种
冲泡手法:咖啡手冲杯方式冲饮,
激发松油和茶油融合的香气
松烟香腾空而起
又丝滑入水
抿一口珀色茶汤,是甜醇的桂圆味
清澈干净,如涓涓细流
第二道
茶品:远山晚翠
2023年春制悟源涧老枞水仙
冲泡手法:炭炉工夫茶
清代梁章钜曾在《品茶》中云:
“枞味之味,须静心体悟之,微乎微乎!”
糯米香蕴藏着春天积蓄的能量
枞味暗藏着树龄和生态的气味密码
汤水柔滑,甘甜生津
如漫步幽谷,身心清凉
第三道
茶品:石上清泉
2022年春制慧苑水仙王
冲泡手法:炭炉工夫茶
滋味丰富如花在野
甘洌如流过岩石的泉水
一泓恬静,与大自然和谐共舞
具象诗意化的气味
松烟、隐士、月白
三款对应三道茶而设计的香氛
于茶给人的感受如出一辙
清冽的橡木苔
明亮的广藿香
引入丛生的森林秘境
湿润的泥土,水汽氤氲蒸发
雪松、乳香的木质
接近寺庙焚香的末药
很禅意,很安住
就像喝着茶看着山
活泼可人的小白花
清雅的白莲
花径通幽
是记忆里的白月光
气味,像密密织好的网
打捞起在漫漫岁月里的似曾相识
全然陌生的元素里
也直面内心
发掘属于自己的疗愈香
在气味设计师的引导下
凭着直觉
找到令人舒适的具象载体
模糊的影像渐渐真实
无视时空的距离
撩拨起内心深处的偏爱
透过呼吸进入身体
转换心情、启动身心灵的自愈能力
平衡和谐地运作
听见即发生疗愈
手碟,Handpan
地球上最“年轻”的乐器
一轮饮茶
手碟音起,指尖轻盈读碟
自在、流动,承载、滋养
声线似梦境般逐渐向远方抽离
自由开放,强弱有致地流动
在音波中调整呼吸的节奏
收获一种打开内心世界的能力
在空灵、深邃的音律里
心的空间,被无限放大
装得进山川、浩宇、森林、峡谷
即兴的演奏如山间云雾一样瞬息万变
但每一下敲击
都能产生共振
链接那同频、同息的个体
流动的身体景观
听闻之间,起舞
肢体即兴,以直觉引领
舒展探索自我的潜意识
自由的灵魂闯入手碟音律之中
先感受复苏
再释放、伸展、旋转、跳跃
光影作为旁白
肢体的美感
随情绪挥洒移动
这是一场直面内心的创意表达体验
在品茶、打碟、舞动、沉浸中
呈现对自由与时间的理解
觉察自己身体的未知面
洞见不一样的语言
了解、关照到自己的躯体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