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题图
你未必知道的闽侯丨上街别墅的“隐藏身份”是……
2023-08-09 10:21 遇见闽侯





















             



【你未必知道的闽侯】




背枕巍巍旗山      
面映乌龙江水      
十余所高校环绕成城      
      闽侯县上街镇      
一座宜学宜业宜居宜游      
拥有       20余万       师生的      
福州大学城正       活力涌动      

     

▲(俯瞰福州大学城•石美祥/摄)      

     
那么,你可知道!      
大学城所在的上街镇      
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是哪一家?      
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历史呢?      



福建军大旧址

解放初期的人才“摇篮”

         


在上街镇红峰社区,一座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西洋风格建筑静静伫立。70多年以前,这座建筑曾是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福建分校本部校址,从这里走出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奔赴一线,成为了解放初期党政军各条战线上的骨干中坚,为国家早期的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红峰社区•张/


         

         

1949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一军奉命进军福建。


7月2日,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率部从苏州、常熟、嘉兴出发,分别从浦城、崇安挺进福建。随同入闽的,还有5000名南下干部及2000多知识青年。


8月17日,福州宣告解放。


         
         


福州解放后,为迅速解决干部奇缺问题,第十兵团党委决定以兵团教导团和青年干部训练大队的干部为基础,筹建福建军区军政干部学校。      

     

▲(       钟麟别墅现貌•张锋/摄      

     
学校筹建前期,第一件大事就是选校址。       期间,一名出身于上街的学员向学校首长推荐了家乡的       钟麟别墅            


▲(资料图片:旧时的钟麟别墅•杨逸力/


首长实地考察后,遂决定将校本部设在了别墅里。1949年11月,学校正式开学,改称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福建分校(简称“福建军大” ),由叶飞、程坤源等老一辈革命家分别担任校长与政治部主任,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学员划分为5个大队,培养的对象有青年学生、起义的国民党军校级以上军官、解放军部分在职营连职干部、福州本地干部等。      

     

     

▲(别墅门口的福建军大旧址牌匾•张锋 杨逸力/摄


     
当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学员均借住在今上街镇侯官、厚美、上街、都巡、邱阳、沙堤各村的村民家中,采取“边建校、边招生、边训练”模式开展工作。      


▲(曾经的福建军大本部会议室



           

           
         
         

         

  “我听村里老人说,军大有规定:‘租要付租金、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驻在各村的学员们纪律严格,对群众秋毫无犯,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大家都主动地组织起来,给部队做翻译、当向导,筹集粮草和生活物资。”红峰社区居民吴依伯说。

         

         
         

           

           

     

     
▲(资料图片:       华东军大福建分校干部学员合影•张锋 杨逸力翻拍            

     
1951年12月,因形势需要,福建军大撤除。期间,这所军政大学共开办了两期,培养了5000多名干部,他们大多分赴福建各地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投入基层工作,为党组织在福建大地的“深耕”和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了福建红色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篇章。      

     

▲(资料图片:福建军大学员汇聚一堂,回忆昔年的光辉岁月             林若野翻拍)      

▲(资料图片:2011年,福建军大校友理事会组织学员返校举办茶话会林若野翻拍)      


  “2011年,福建军大校友理事会组织当年的学员返校,在钟麟别墅这处培养他们的‘摇篮’里举办了茶话会,一起回忆昔年的光辉岁月。如今,健在的军大老同志及后人还会陆续前来,看一看自己和父辈曾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钟麟别墅女主人柴海雯说。


饱含浓浓乡愁

体现着“两岸一家亲”理念

         


结束了作为福建军大的历史后,钟麟别墅又被作为上街镇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1993年,依照国家相关政策,钟麟别墅所有权归还于其建造者的后人——来自海峡对岸台湾地区的萧本炯、柴海雯夫妇。因此,除了是福建军大旧址,钟麟别墅还是连接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饱含着一位游子的乡愁,寄托着一份浓烈的海峡两岸情。      

     

▲(萧宗琳)


     
钟麟别墅的建造者名为萧宗琳,故而别墅名称也来源于主人姓名中“宗琳”二字的谐音。萧宗琳出生于上街,由于家境贫寒,年少时便赴台湾谋生。他先在一家商行做学徒,经过多年的奋斗,逐渐由普通的学徒,被提拔为商行的管理人员。      

     
不久,萧宗琳成立了自己的商社,从事闽台之间的贸易,很快便事业有成,陆续在当地创办了“宝美楼”“高雄楼”等两家当时台湾最高档的菜馆。萧宗琳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广助乡亲,他的名声渐旺,被同胞推举为旅台“唐山同乡会”会长。      

     

     

▲(钟麟别墅内景•张锋 杨逸力/摄


     
据介绍,钟麟别墅设计样式是完全模仿当时台湾荷兰总督府建造的,连建筑工人都在台湾雇佣,别墅主体建筑部分采用多立克柱式,加上弧形拱门、雕花阳台,屋内楼梯采用钢制扶手及防滑垫,整体具有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风格,又显得西洋风十足。      

     

▲(别墅前院)      

▲(别墅内院)      

     
最初的钟麟别墅除了至今尚存在的主体建筑外,还包括了前院和后花园,总占地有六七亩,周围草地广阔,别墅外围是一条马蹄形的环河,从左往右护卫着别墅,护城河外还建有高大的城墙,用来防御土匪。整栋别墅将中国城墙和护城河等古老建筑元素和西洋式建筑风格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走过”90多年岁月的石墙)

▲(       门牌号上清楚地记载着钟麟别墅的建造年份            

     

  “别墅从1932年开始建设,我先生的爷爷从台湾陆陆续续地把钢筋和水泥都运到侯官,通过马车、人力车拉到红峰建房,历时四年才落成。落成以后,他就让在台湾唯一的儿子回到大陆,在娶妻后再回到台湾发展。这座房子对于我们家族来说,是‘两岸一家亲’的最好体现。”柴海雯说。


     
     


▲(感受建筑中的浓浓乡愁)      


沉淀着       福建军大的历史      
寄托着       台湾同胞对故土的眷恋……      
如今      
钟麟别墅俨然成了       一座纪念馆      
它见证着辉煌      
和一段段令人动容的史话      

     

       

交通指南


         

       


▲点击上方地图卡片即可获取导航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林若野/文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林若野拍摄              
             

               
编辑:陈诺 吴梓航              
校对:宁媛媛 洪婷婷              
审核:陈燕 潘杰              
监制:谢永杰 倪心昕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