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泉州
标题图
福建德化:古法造纸馆带旺乡村旅游
2023-08-03 08:18 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捞纸、焙纸、揭纸……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在造纸老匠人林仁积的手中,一张张“云鼓纸”新鲜出炉。

近年来,南埕镇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技艺”,积极探索党建与非遗文化有机融合的新路径,将非遗和研学、文创相结合,创建古法造纸技艺馆,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体验造纸探寻非遗奥秘

“我能制纸了!”二年级学生林仕钦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高兴,他说要用自己做的纸画幅画。

日前,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南埕镇古<span class=

德化县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一名匠人正向暑期研学学生示范捞纸。许华森 摄

“制作手工竹纸,我们要选用半年以下的嫩竹……”学生们在老匠人林仁积的讲解下,了解手工竹纸制作的水沤杀青、篁锅蒸煮、锤打竹麻、舂竹洗料、石臼捣料等环节,体验竹子变纸浆的神奇过程。

在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玻璃柜内展示的是古人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志愿者为学生们科普了纸和造纸术的发展历程,学生们兴趣浓厚,一边参观一边提问。“这里能体验到古法制纸工艺,不但让我们有了直观感受,更能培养我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大三学生吴雨珊深有体会。

日前,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南埕镇古<span class=

德化县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学生们在体验捞纸。许华森 摄

古法造纸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与静心。一张简单的纸,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也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德化县在带领学生探索造纸中,感受非遗文化。

一纸清欢非遗助力振兴

南埕,古称“蓝田”。古法造纸,是南埕镇地方传统技艺。古时,南埕生产的书写纸因其色泽白皙如云、质地柔韧似鼓皮,得名“云鼓纸”。

“云鼓纸”制作过程包括选竹、挞竹、腌竹、碎竹、舂竹、打浆、抄纸、焙纸等八大工序,又含去青、晒料、煌煮、窖沤、漂洗等七十二道小工序。繁复而严谨的工序,见证了南埕先民博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家族清代编修的家谱采用‘云鼓纸’书写,至今完好无蛀。”南埕村民林西安说,当地留传下来的一些墨宝、地契、文书等也均采用“云鼓纸”书印。

日前,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南埕镇古<span class=

德化县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许华森 摄

南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光明介绍,南埕镇地处德化东部,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不酷暑,冬短不严寒,四季分明,境内竹木葱茏、藤蔓缠绕,为造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自宋代起,先民就开始以毛竹为原材料大量生产火烧纸和书写纸。清代,南埕持续盛产“云鼓纸”,还远销仙游、永泰、永春等地。

近年来,南埕镇围绕建设“林业重镇、旅游名镇、生态强镇”目标,策划生成一系列研学旅游线路,打造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以“纸香缱绻 墨意香浓”为主题,分“传承故事、工匠精神、艺术创造、互动体验”四部分,打造成造纸文化示范基地,展现古法造纸的新魅力,助推乡村振兴。(许华森)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