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道
标题图
在“中国最大的茶馆”茶叙,难道只有点茶?
2023-07-28 15:52 茶道CN

7月27日下午,

一场美美的茶叙在四川成都举行。

这次茶叙登场的有非遗长嘴壶茶艺,

有四川盖碗茶,还有宋式点茶……

说起成都,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大熊猫和火锅,

“中国最大的茶馆在四川,

四川最大的茶馆在成都。”  

你知道这里的特色茶生活是怎样的吗?

图片

图/央视时政 截图

长嘴壶茶艺

四川的茶馆都很拥挤,伙计们为了不打扰客人,不能凑得太近,于是有人突发奇想,发明了长嘴铜壶。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物丰民富。成都为四川省会,市面繁荣,隋唐时候即有“扬一益二”之说。

成都周围,岷沱水网密布,市镇罗列,舟楫便利,航运商贸发达。杜甫诗里也有“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

图片

四川盛产茶叶,蒙山茶、峨眉茶、青城茶,都闻名遐迩,茶馆早已遍及城乡。而江岸茶馆地处河阜码头,茶客多为过往商贾旅客,行色匆匆;或者焦急候船,时间紧迫。

船到就走;或者行船停靠,商家水手蜂拥上岸,急寻茶水解渴,稍事休息,又要登程。特别是夏秋水涨船多,人客更旺,茶馆常“打涌堂”。

老板幺师必须想法设法快速冲水泡茶,满足客人需要,否则生意就会被别家抢走了,于是长嘴壶应运而生;同时茶馆多卖绿茶、花茶,无论茶末、散茶,短时冲泡即可饮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嘴壶掺茶已经从实用性上升到观赏性,从技术上升到艺术,被冠以“长嘴壶茶艺”之名,享誉中外。 

图片

《茶话》一书中写道:“四川茶馆又别有风情。饮的是盖碗茶。茶博士(旧时茶店伙计的雅号)的冲茶手艺也特别:客人落座,看清人数,左臂一叠碗盏,右手一把铜壶,走将过来,啪啪啪啪,单手一甩,茶托便放齐了;然后放好茶碗,投上叶子,高高地举起长嘴铜壶,远远地离碗足有两尺距离,刷的一声便将沸水冲去。

图片

图片

图/央视时政 截图

这套“川茶功夫”,演绎了一条细长的开水柱从铜壶长嘴流出,顺势倾入盖碗茶杯中,杯中形成流动小漩涡,青绿的茶叶随水涡挤压不断旋转、翻腾、绽放……此时水柱断开停下,一壶热茶沏好——这是川人喝茶前的“小仪式”。

长嘴壶茶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沸水在长嘴中流过,自然降低了温度,水就不会太烫,最适合泡茶,特别是泡盖碗茶。

图片

盖碗茶

盖碗茶,四川等地人民的传统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如何使用盖碗?

和现在的主泡器的那个盖碗有些不同,成都盖碗偏大,一般投放3~5克茶,然后一人一盖碗。喝茶时不能单独将茶舟放在桌上,因为自古讲究天地人合一,不能分开。

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图片

图/姚建静

喝茶的时候,左手拿起碗托,右手拇指中指提盖碗并将盖碗轻轻打开一道缝,举到嘴边小啜。拿起碗托,有很好的隔热作用,防止烫手。打开一道小缝,又防止茶叶进入口中。端起盖碗后,“刮”几下盖子,使茶汤均匀。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有机会到成都的话,也一定要体验一下当地的盖碗茶,啜一口茶,嗑磕瓜子,与朋友闲话一下午,惬意悠闲。

图片

喝盖碗茶,必须体验“坝坝茶”,这是川渝地区社会现象。在露天坝子里随意地摆上一些桌椅,悠闲地半躺下来,泡上一杯茶,跟朋友二三闲聊。可谓“一碗坝坝茶,浓浓成都味”。

图片

图片

宋代点茶

除此之外,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宋代点茶项目现今为成都市龙泉驿区级非遗项目。

图片

图片

图/央视时政 截图

点茶来源于中国宋代,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人们都热衷于点茶。

团饼茶经过炙烤、研磨、筛分等工序取其精华茶粉在茶盏中,再注入一定的开水,使用茶筅(特殊茶具)配合特殊的操作手法(击拂手法)进行操作,其中通过手法的变化击打茶汤呈现丰富泡沫,其后再将另外一份茶粉略微加水调成膏状,用毛笔或者茶匙沾染膏状茶粉在茶汤泡沫上写字作画。

图片

图/不知春斋

总有一种美,会惊艳了时光,温暖了遇见。茶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以茶会友,隽永悠长。一场亲切的茶叙,让我们看到四川浓厚的茶文化。品味茶叙之美,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留一份喝茶的惬意,品茶的宁静。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