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闽声
标题图
布莱恩·林登:“我在中国找到了乡愁”|闽声专访
2023-07-27 16:55 闽声

图片

中国收养了我,

我后来生命中的许多快乐

都源于中国和中国人民。

——布莱恩·林登


布莱恩·林登(Brian Linden)

旅行家、企业家、作家

喜林苑创始人

图片

关注喜林苑的起初,是因为一篇关于沙溪夯土酒店的推文,从大理到丽江,历史长河中悠悠的茶马古道、晨雪雾岚和山腰间神秘的唐宋石窟,无不令人产生翩翩联想。

图片
图片

很难想象在西南边陲的大山深处,竟然还隐匿着世代淳朴的白族村落,每个清晨,都在发出一场愉快的邀请。

图片
图片


结缘中国,新的人生旅程

因为沙溪夯土,走近喜林苑,竟得知它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位美国人,而更让笔者始料未及的是,这位远渡重洋来中国的布莱恩·林登先生,早在1984年就来到中国。

图片

在林登先生寄来的自传《寻乡中国》中,详细记录了他从上世纪80年代如何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而青年时乘火车慢游大半个中国的游历,让他彻底爱上了中国地域分明的民族文化,也爱上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

图片

 “我经常发现自己在为中国辩护,以对抗西方不友好的声音。我希望重塑民间外交关系,使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超越官方大使馆的专属权限,并为这个经常被西方误解的国家提供新的诠释。”林登在书中用这样铿锵有力的文字记述道。

除了游学,林登在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还邂逅了一生的挚爱——美籍华人瑾妮。

图片

1987年林登和瑾尼

图片

1993年林登和妻子在张家界度蜜月

两个从大洋彼岸来中国的年轻人,不仅有聊不完的话题,也在共同的旅行中探讨,希望西方乃至其他国家能够消除对“中国制造”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承认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我们想和那些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跨越太平洋,像我父母那样的普通人,分享亚洲的传统文化。”

从“美国老外”到“中国老乡”

中国的留学经历,让林登后来进一步迈向更高学府斯坦福。回到美国后,他结婚生子,直到2004年,夫妇俩决定带着两个孩子重回中国。

图片

2009年林登瑾尼一家在喜洲

图片

2018年林登瑾尼一家在喜洲

他们用两年时间走访了中国的各地乡镇,最终,在云南喜洲古镇停下了脚步。

喜洲西枕苍山,东邻洱海,当地人相信好运会从山上顺势而泻汇入洱海。

图片
图片

在这里,当林登第一次迈进杨品相宅的大门,就深深被这座城堡般的建筑所吸引,六米多高由夯土筑成的院墙,在紫红色的阳光映衬下,仿佛漂在杨龙家对面的稻田里……

图片
图片

在当地的支持与帮助下,林登花费18个月左右的时间,与喜洲的近百位工匠一起,将这座老宅“修旧如旧”,打造成集精品酒店和教育文化交流营地为一体的喜林苑。

图片
图片

“我们希望与当地人民一起,共建一种文化自豪感。”在众多质疑“老外”参与改造老宅的过程中,林登说要用自己的双手和心来参与这个项目,他要向乡亲们证明,喜林苑是整个社区的共同努力,而不仅仅是接管他们的文化遗产。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9月喜林苑·沙溪夯土酒店正式对外营业,而它在初建之时就已荣获2018年美国建筑奖。

图片
图片
图片

酒店设计借鉴了当地白族建筑的特色,以夯土和木构为主,打造出一座与村落和森林共生的建筑。

图片




对话林登

2023年5月,《闽声》杂志有幸与喜林苑创始人布莱恩·林登先生对话,共同探讨当下中国乡村振兴、建筑语言融合与华侨落叶归根的话题。

Q

您好,

能否介绍一下现在

您常居的城市和最近在做的事?

林登: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待在大理的喜洲或者沙溪,现在我将这两个地方都当成了家。我正致力于在大理及其周边地区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包括探索更多徒步旅行路线。同时,我也和我的搭档牟玉江一起在全国各地做项目。

图片


Q

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乡村振兴现状?

林登:乡村振兴的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政府已经采取了最具挑战性的步骤: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这种投资使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商业发展更加容易。然而,挑战仍然存在,主要是农村与城市在收入、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差距。下一步是要如何从财政和社会方面激励人才转移到农村地区。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有才华的人源源不断地来到云南的农村地区。许多人带着巨大的社会抱负来到这里,却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我们需要制定战略来抓住这些人才,确保他们来到农村地区时有完善的职业计划,提供购买现有住房的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上激励人才迁往村庄。

Q

美中两国在乡村振兴上

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林登:乡村振兴在美国经历了一百年的时间逐渐发展起来。在1900年,超过2/3的美国人口以农村为基础。到20世纪末,这个数字下降到1/4以下。中国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从80%的农村人口变成了35%的农村人口。中国的转型发生得更快,涉及到的人口基数也更大。在这个过程中,多数精力都被集中在发展经济上,且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然而,我们现在正面临着美国没有遇到过的社会挑战,因为中国转型的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图片


Q

在您的印象中,

今天的中国和之前外媒宣传中的中国,

是否有着强烈的反差?

林登:我们从外国人那里收到的最常见的评论是,"我们从来不知道中国是这样的。"他们赞扬中国农村的好客、热情和文化遗址。这种文化不需要改变或包装来吸引这些游客的尊重。

同时,更多的外国朋友对喜洲商业的过度发展表示担忧。外国人没有社会和文化平台来了解中国,中国的软实力也没有在国外取得同样的影响力。因此,外国人只能通过狭窄的媒体渠道形成对中国的看法。我们需要真实地与世界分享中国的魅力和智慧,这意味着要促进外国游客与中国产生更多的互动。

Q

您觉得作为一个美国人

在中国打拼,

和一个中国人在海外奋斗,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林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为一名外国人,这个从2500年前延续至今的传统仍使我每天都从中受益。美国是一个需要我们互相竞争以谋求生计的移民国家。我们没有一个既定的文化传统来不断提醒我们什么是获得成功的最优途径。因此,美国更像是一个需要在不停试错中成长的国家。多数在美国的中国移民永远不会像在中国的外国居民那样的温暖感受。在中国,我的“外来性”从外观上看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几乎可以从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那里感受到关心与尊重。

图片


Q

您如何看待

华侨落叶归根

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

林登:虽然海外华人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角,但除非他们在本国的农村地区生活和工作过(这并不常见),否则他们的个人经验与当地乡村的相关性或启发性不一定会很大。我的妻子就是一名海外华人,但是她在旧金山的经历并不能使她成为乡村振兴的知情专家。要提出关于乡村振兴的有效建议,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华裔的身份,而是要真正扎实地走进乡村。

Q

在未来,

喜林苑最想扎根的城市/村落是哪里?

为什么?

林登:我们希望喜林苑能够继续成为中国与世界、中国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桥梁。我们愿意在任何地区开展项目,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并向世界讲述一个更完整的中国故事。因此,只要它们符合我们的创始理念,我们对全国各地的项目都持开放态度。谢谢。

图片
图片

林登为《闽声》写下祝福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