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7月14日讯(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谢慧婷 何晋生 朱崇飞 张毅 文/图)14日晚,莆田市荔城区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在西天尾镇北大村荔林水乡公园开幕。莆田市副市长朱正扬、市政协副主席杨朝东、市委网信办主任黄少敏、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晶洁,荔城区委书记张福清、区长林坤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沈堂明、区政协主席郑占林等出席活动。
张福清在致辞时指出,今年以来,荔城区委、区政府按照莆田市委、市政府建设“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的部署,深入挖掘木兰溪、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北大村等古河、古街、古村资源禀赋,拓展“文化+非遗+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举办了“莆阳开春”“莆阳爽夏”系列活动,成功打造了“元宵民俗”“非遗一条街”“爬龙船”等文旅IP。此次举办第二届荔枝文化美食节是以荔枝文化搭台,推动文化、旅游、食品、农业、新零售等多业态融合,进一步点燃城市激情、激发消费活力,提升荔城文旅经济、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张福清表示,下一步,荔城区将积极挖掘文旅产业内涵,持续延伸产业链条,策划举办更多的文旅产业特色活动,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新品牌,以扎实的工作成效献礼莆田建市40周年。
莆田拥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建市之前,其下辖的莆田县就有“荔城”之别称。荔城区是莆田荔枝的主产区,约占全市荔枝产量的70%。本届荔枝文化美食节由莆田市荔城区委、区政府主办,荔城区食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区文旅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西天尾镇政府承办,以“莆阳爽夏 超级给荔”为主题,配套举办荔枝饮品特调、给“荔”宝贝国风才艺汇演、“荔”志趣味亲子运动会、我为荔城代言推广、荔枝爽夏汽车展销等活动,将持续至16日。
据了解,本届荔枝文化美食节是莆田市“莆阳爽夏”系列活动之一。近年来,莆田市深入挖掘荔枝文化内涵,推动荔枝“小特产”迈向“大产业”,培育文旅与餐饮、农业、新零售等融合新业态。
史料记载,莆田荔枝栽培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现存最古老的荔枝树名为“宋家香”,树龄近1300年,依然生长在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现存最大的荔枝树叫作“荔枝王”,屹立在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树冠面积已达一亩多,树龄超过930年,2003年成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
历经千年,莆田至今仍有2000多棵树龄超过100年的古荔树,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荔树达到32棵。莆田荔枝品种不少,尤以“陈紫”“状元红”“宋家香”等最为知名。莆田荔枝果皮艳红、肉嫩汁多,而且浓甜中带有微酸,以其独特的风味,赢得家乡人和饕客们的喜爱。2014年,莆田荔枝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