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龙岩市举行“大爱龙岩”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溢介绍了打造“大爱龙岩”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的有关做法和成效情况。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和长汀县负责同志围绕统筹协调推动品牌建设、关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提升老年人医疗服务品质、打造“大爱龙岩 福满汀州”子品牌等方面答记者问。
龙岩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岩篇章”的目标任务,把“大爱龙岩牌”作为重点打好的五张牌之一,作为龙岩市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老区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去年10月以来,龙岩市开展“大爱龙岩”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活动,深入实施爱心敬老、爱心护蕾、爱心助残、爱心就医、爱心扶弱、爱心济困等六大专项提升行动,党政机关主动作为,社会力量踊跃奉献,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县市一品牌、一部门一项目、一单位一特色”的品牌建设体系,各方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一弱一困”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力量不断汇聚。
为进一步打响“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市教育局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和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作用,重点围绕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大爱龙岩•同心育苗”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具体包括打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健全一套明晰台帐、严格一项报告制度、深化一项帮扶措施、呵护一份亲情关爱、完善一项疏导机制等六个方面。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感受学校大家庭温暖的同时,树立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结对帮扶,携手共进。由校领导、党员教师等志愿者组成“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团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通过周末早餐会、课间交流会、个别学习辅导、入户家访、学生团体拓展、联系爱心人士捐赠等关爱活动,帮助结对孩子建立自信,感受父爱、母爱,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目前,全市15687名留守儿童与“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全覆盖。
龙岩市实验学校党员教师组成“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团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用情关爱,情感守护。各校建立了家校沟通交流机制,健全沟通交流平台,用足用好“亲情书信”“亲情电话”。帮扶教师指导留守学生给远方的父母写一封亲情书信或给父母打个亲情电话,问候父母近期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建立起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武平县象洞中心学校联合象洞镇社工站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用爱疏导,健康心理。通过成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专班、建立一份学生心理档案、开通一批心理咨询热线、开展一次心理家访、开展一系列心理主题活动、建设一支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立一个专项督导机制“七个一”工作开展,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协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心理辅导室345所。近一年来,各地各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9449人次。
龙岩市中小学面向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阳光助学,育苗成才。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龙岩市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集助、免、奖、补、贷多位一体,做到大、中、小、幼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大对留守儿童经济帮扶力度,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对留守儿童中的继续享受政策脱贫户、低保(特困人员)家庭、残疾儿童全部按最高标准进行资助,确保就学无忧。2022年,全市共发放各类困难学生助学资金1.85亿元,惠及贫困学生19.74万人次。
2022年全市学生资助暨“阳光助学”工作推进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