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节前夕,阳翟小学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阳翟小学作为“福建省信息化示范学校”的办学特色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7月1日讯(记者 郑炜 通讯员 林慧慧 文/图)110年,肇基创业,筚路蓝缕,书写华美教育篇章。
同安区阳翟小学这所百年名校,如同扎根在千年银城大地上的参天大树,目送着一代代学子从这里出发,“诚毅勤博”的百年校训永存心中,光荣和梦想在这里传承凝聚。
110岁的阳翟小学,沉淀百年办学经验,奋力续写新篇,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书法教育名扬海内外的特色办学之路。
“心芯相连心心向党”党建品牌 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阳翟小学坚持党建引领,争先创优,深化“心芯相连 心心向党”的党建品牌内涵,围绕书芯(书香)、笔芯(墨香)、微芯(慧香),以文化浸润,信息引领,培养中国心的新型人才。
有了强大精神指引,阳翟小学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发展突飞猛进。2014年到2018年,学校抓住发展契机,形成由“一个课题引领,多个项目推进”的格局,向“多课题、多项目齐头并进”的转变,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同上一堂课,天涯若比邻》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近日,阳翟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首批省级“智慧校园试点校”,是厦门市唯一一所入选的区属校。学校以“数据驱动赋能核心素养,评价立校实现五育并举”为建设理念,提出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实现教育评价数据化,用数据赋能学生发展。
阳翟小学用“信息化”武装学生大脑,用“书法”陶冶学生情操。学校是厦门市书法教育示范校,“晨读书、午练字”,书法学习成为校园的文化遵守。近年来,学校引进“智慧书法教室”,为传统书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坚持每月举行“书法擂台赛”,每月举办主题书法展,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秉承百年校训 校园发展“全面开花”
数据是学校发展最直观的注脚。2013年到2023年间,在办学规模上,阳翟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从9713平方米,发展到15364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从8850平方米,扩大到17620平方米。
学生电脑终端数从52台,变成现在的113台,教师终端数从75台电脑变成418台,网络多媒体教室从39间,发展到如今的59间,掌上阅读、朗读亭、微型智图、创客教室……凸显了阳翟小学作为“福建省信息化示范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教科研实力上,十年来,教师个人课题由2013年前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22个。2015年11月,学校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十年来,全校有2116人次在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教育信息技术类专项获奖占比62%,其中全国级奖项15人次;学校教育信息化案例3次入国展,5次受邀国家、省、市经验分享,央视、省市区电视台多次深度报道。“互联网+”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搭建校际联动发展平台,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十年,阳翟小学在杨志现、叶特愉等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全校师生拼搏进取,取得了丰硕的各级荣誉和积淀了深厚的办学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更自信的阳翟小学努力凸显办学新格局。现任校长吕志评表示,学校要以创新为突破口创特色创品牌,以文化浸润、信息引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新型人才。
吕志评说,下一步,学校将大力推行数智教育,即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化校园工作,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等深度融合。
学校名片
阳翟小学创办于1913年,由乡贤陈延香、陈仲赫创办,陈嘉庚是学校的永久校董之一。现有学生2461人,教师131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55人,区市级以上骨干名师42人,学校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是一所园林式学校。
阳翟小学110年办学积淀,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厦门市文明校园”“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示范性建设学校”“福建省信息化示范学校”“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等20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