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原创
标题图
新罗:当“非遗”搭上“党建+”快车乡村振兴铺就村民致富幸福路
2023-06-07 15:03 新福建

51e8ebcb8ed3d46f187f2153d2bc94e.jpg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7日讯(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敏)“我们的云谭米粉过去一直都是挑到集镇外销售,自从村里有了农产品合作社,不用出村就可以就地售卖,简单方便。”6月6日,在龙岩市新罗区苏坂镇瓦洋村,村民陈添明将一箩箩满满当当的云潭米粉,整齐地放入村里统一印制的“苏坂人家”包装盒里集中装箱,等待合作社配单发包,倾销全国各地。

苏坂云潭米粉制作工艺作为传统技艺被列入第六批龙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苏坂镇云潭村(含瓦洋、西楼、岭兜自然村)的特产,据考究是宋末元初由最早来云潭开基创业的温家人所创,云潭米粉的制作工艺全靠手工,工序严谨,耗时耗工。

“党建+”铺路,让手艺人放心传承非遗

“泡制大米、压干米浆、揉熟米团······整个下来有十多道工序,一个都不能少。”陈添明从事云潭米粉制作二十余年,对米粉质量有考究。像陈添明一样,云潭村村民对制作工艺精益求精,这也让苏坂云潭米粉声名鹊起。

但在销路上,作为非遗的云潭米粉却苦于销售渠道单一,对外销售环节没有打通,制作成本还不断上涨,成为影响村民致富的“瓶颈”。

如何铺好云潭人民的乡村致富路,是苏坂镇党委政府和云潭村两委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苏坂镇以党建为引领,聚合力、谋发展、创新业,构建全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新成立的“苏坂镇云潭生态产品(产业)党建联盟”,以“跨山统筹”的新理念,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全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推动农特产品搭上“党建+”快车道。

“有‘党建联盟’的支持,我们可以更放心地做好米粉。”陈添明笑称。同陈添明加工坊一样,目前,苏坂镇共有云潭米粉加工示范点及加工坊30余个,全部纳入党建联盟,享受政策红利。

“党建+”合作,让产品销售不愁出路

5月31日,苏坂镇邀请区政协、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为苏坂镇瓦洋村的苏坂人家农产品合作社揭牌,区供销社、龙盛市场集团共同指导帮助合作社打通销售渠道,让云潭村民看到致富希望。

“农民特别是村里的老人,生产的农副产品没地方销售,可借助合作社平台代收代售,在家门口即可解决销路问题。”苏坂镇瓦洋村党支部书记陈作强是苏坂人家生态产品(产业)党建联盟发起人之一,为实现整村致富,陈作强积极奔走,协调各方推动合作社建立。他表示,合作社主打经营传承两三百年的非遗产品云潭米粉,同时销售村民自制蜂蜜、豆子干、蜜柚等农副产品,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现在,我们云潭正在实施党建引领,米粉包装美观大方,结合先进的防腐包装工艺,经合作社统一分包销售,物美价廉,不愁销路。”瓦洋村村民小陈自豪地说。

“党建+”赋能,让品牌延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有了销售渠道,如何进一步塑造“云潭米粉”品牌成为“非遗”发展的关键。在苏坂云潭米粉体验店,来来往往的游客正在这里品尝地道的云潭米粉。村民细致耐心地向群众讲解美食文化,让游客品味美食、了解云潭特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业的覆盖面与品牌的知名度。

“今天特意带孩子参与研学增长见识,感受到了‘非遗’制作的匠心独运,以及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厦门游客王女士现场点赞。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苏坂镇云潭生态产品(产业)党建联盟”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联盟”通过实施“拓链延链”工程,采用党建+生态种植、党建+产品加工、党建+服务体验等“党建+”的模式,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建立各种云潭生态产品下游产业链,为农产品深加工赋能增值。

栽好“党建树”,结出“致富果”。苏坂镇在党建引领中,整合“云潭米粉”等已有品牌优势,创建孵化以“云潭人家生态产品”为主打的“1+N”品牌链,将基础较好的优势村与薄弱村结对,通过技术共学、产业共建、品牌共享等一系列举措,让农户参与产业联盟中,实现致富增收。

“下一步,苏坂镇云潭生态产品(产业)党建联盟将通过增加产品文化内涵、统一形象包装、工艺标准化管理,整合营销推广引导全民销售等品牌赋能形式,提升云潭生态农产品的价值。”苏坂镇党委书记张翩翩表示,苏坂镇将深入融合党员、加工厂、合作社、农户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助推云潭生态农产品产业发展,持续铺就苏坂人民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