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为城市面貌存史留鉴 厦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征集28幅展示鼓浪屿150年前风貌的蛋白照片
2023-06-07 09:36 海峡导报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7日讯(记者 陈金龙)近日,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成功征集了一组1870年代蛋白照片数字化副本进馆,填补了该馆档案征集方面的空白,捐赠者为厦门收藏家陈亚元。此次征集进馆的老照片数字化副本共计28幅,全面展示了150年前鼓浪屿及厦鼓两岸的城市风貌,对研究厦门建设发展变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870年代从鼓浪屿升旗山拍摄日光岩到鹭江海岸全景三联片(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供图)

1870年代从鼓浪屿日光岩拍摄升旗山到石磡顶全景三联片(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供图)

“老照片热”带来档案征集形势变化

从20世纪末期开始,“老照片热”在全球兴起。中国城市的飞速变化,进一步催生了人们对老照片的热情。盛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蛋白照片是摄影收藏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收藏市场上很受青睐,交易价格持续攀升。2013年5月14日,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一组71张在汕头、厦门和台湾拍摄的蛋白照片以约合人民币126万元的价格成交。据陈亚元先生介绍,他购买此次提供的28张蛋白照片也耗费了数十万元。从保护自身投资和经济利益出发,社会收藏者很难免费捐赠或低价出让珍贵的老照片,档案馆又难以负担高昂的价格,造成老照片征集的难度越来越大。

认真研究,转变征集思路

面对征集形势的变化,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分析认为,老照片的价值由史料价值、古董价值和艺术价值3个部分组成,交易价格更多地受后两者影响。对于档案馆而言,重点关注的是影像内含的史料价值,而非照片实体的古董价值,以及摄影家是否知名、技术和手法是否高超等艺术价值。在学习国家重特大事件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提出以“权属不变、数据集中、安全保管”的原则推动高价值档案资料征集工作。

抢抓机缘,收存珍贵影像

2023年初,受疫情和好友离世触动,陈亚元先生在某微信群透露了藏品捐让意愿,福建省档案专家张颜同志敏锐地感觉到可能有珍贵资料,随后与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领导和声像技术人员多次登门拜访,了解陈亚元先生藏品情况,讲解城建档案收集范围和接受捐赠的原则、程序,以敬业、热诚的实际行动促成了此次捐赠。

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副馆长姚小康(右一)与福建省档案专家张颜(左一)为陈亚元先生(左二)颁发荣誉证书

相关资料

什么是蛋白照片

蛋白照片,顾名思义,就是需要用蛋白来制作的照片。这种照片的底片以玻璃片制成,使用鸡蛋蛋清混合感光剂涂抹在纸基上制作成相纸(蛋白相纸)曝光晒映制成照片。据计算,每张照片显影大约需要0.648个鸡蛋的蛋清。由于蛋白照片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其技艺在1860—1890年达到高峰,20世纪以后逐渐被淘汰。蛋白照片以影调细腻沉稳、宽泛深厚、空间层次感强、制作工艺精美经典著称。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