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1日讯(记者 康泽辉/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姚晓青)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023年厦门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厦门市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最美科技工作者团体”学习宣传活动,在湖里区欣贺研发设计中心正式启动。
活动以“点亮精神火炬闪耀科技未来”为主题,由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科技局与湖里区委、区政府主办,湖里区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承办。
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黄锦城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助力厦门广大科技工作者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放开手脚全力创新,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建言献策,共同爱护良好社会形象和学术声誉,共同建设科技工作者温馨家园,让最美科技人的身影展现在全市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厦门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10人10团队获表彰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范,厦门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举办首届厦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最美科技工作者团体”学习宣传活动。
现场,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卢英华,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赖瑞云等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科学在路上”公益进校园科普志愿服务队等10个“最美科技工作者团体”被授予荣誉证书。
厦门市科协在全市范围内新建了6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分布在厦门市六区,将立足科技工作者需求,以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服务为内容,成为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的全新阵地。现场也进行了授牌。
此外,林巧稚纪念馆获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授牌,将进一步展示宣传林巧稚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的浓厚氛围。
4大系列打造惠民盛宴
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厦门市科协、厦门市科技局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点亮科技之光”“点亮城市未来”“点亮科学梦想”“点亮社会温情”4大系列活动,宣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风采,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打造精彩纷呈的科普惠民盛宴,将持续至6月上旬。
在“点亮科技之光”系列活动中,将邀请多家学会开展多学科专业间跨界交流、举办科普阅读分享会;“点亮城市未来”系列活动,包括举办科技沙龙、创新方法进校园培训、“科普惠乡村”科技下乡、法律咨询进企业等;“点亮科学梦想”系列活动,包括“院士大讲堂”进校园活动、青少年科学竞赛、科学教师培训班;
在“点亮社会温情”系列活动中,将开展医学专家义诊、服务科技工作者活动等。
5月31日上午,由厦门市科协主办的“鹭岛科普行——院士大讲堂”首场讲座中,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田中群教授为厦门一中300多名学生带来精彩分享,深受欢迎。
点击“最美”
科普服务超500万人次
依托厦门科技馆资源,“科学在路上”科普志愿服务队多年来通过科普进场馆、社区、校园及线上科普等形式,已累计服务人数超500万人次。团队负责人洪在银表示,希望通过特色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把科学知识传播到公众身边。
把先进农业引到闽宁镇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赖瑞云常年从事规范化果树栽培技术创新,主持及参与12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推广葡萄、莲雾等10多种果树栽培技术,足迹遍布3个省10多个县。她更通过闽宁协作平台,把福建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和农业科技项目引到闽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