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在老一辈人眼里,幸福总是很简单,不过就是“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在厦门温馨家园养老中心,一对年过九旬的鲐背老人杨保田和葛来萍,正在恬淡地享受着他们的“钻石婚”生活。
他们,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解放战争时期,杨保田是一名勇敢的游击队员,活跃在苏北一带;葛来萍则在华东野战军担任后勤保障工作,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解放后,两人陆续转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广州相遇、相识。1959年,在厦门大学工作的杨保田,和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工作的葛来萍,分别被派到广东去负责招生工作。
“我们一见面,很聊得来。原来我们都是江苏南通人,老家仅相距30多里,年龄相当、三观一致,互相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葛来萍回忆说。
后来,杨保田借着出差的机会,几次去上海看望葛来萍,爱情的火花悄悄在这对年轻人的心里生根发芽。1961年春节,他们在上海结了婚。
然而,因为工作难以调动,这对新人不得不暂时两地分居。次年,第一个孩子出生了,葛来萍一边忙着工作,一边独自带着襁褓婴儿,白天送到托儿所,晚上也经常要寄放在邻居家。
照顾不到妻儿,远在厦门的杨保田十分愧疚。但葛来萍没有抱怨一句,她说:“我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兵,那么艰苦的岁月都过来了,这点苦算什么?”
靠着这股军人的韧劲,距离非但没有分开彼此,反而把两个人拉得更紧了。直到1964年,葛来萍终于调到厦门工作,一家人这才团圆了,几年以后,又生了老二。
认识他们的人都说,两口子一辈子都没红过脸、吵过架,是一对难得的模范夫妻。“大事小事,我们都商量着来,遇到矛盾要互相谦让,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要把两回事想成一回事。”杨保田道出了他的“爱情保鲜秘诀”。
葛来萍则笑着说:“我的性格急一些,但就他那个脾气,也吵不起来。两个儿子从来没看到我们吵架。”
今年,他们的大儿子已经62岁了,大孙子也26岁了。缘分很神奇,将他们从天南海北牵到了一起;一转眼,已携手走过一甲子,相伴到了白首。他们说不出太多的“爱情箴言”,但他们用一生的时光,写下了最美的“爱情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