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小吃终于出广告了🔼
小时候
蕉城小吃就是我们的最爱
那些热气腾腾的小吃
散布在蕉城的街头巷尾
用儿时的味道
投喂着一个又一个过路人
宁德清汤面
就像喉咙里划过清爽的雨滴
清汤面的香气充斥了口腔
吸溜一口!
心情都变得轻盈
半碗清汤,些许葱花
一勺面条,加些许酱油
一碗清汤面,足以慰风尘
坐在老式的店面里吃上一碗
幸福感十足!
光饼
在蕉城的许多小巷里
常能看到一些小店里
摆放着杯口大小的圆形发面饼
大概有两厘米厚吧
面上烤的黄黄的
还有许多的芝麻嵌在面上
饼的中间向里凹
这就是著名的宁德美味——光饼
色泽金黄,外皮酥脆
内部柔软,味道香甜
非常适合搭配一杯热茶
享受午后的闲暇时光
肉丸
芋头做成的外皮
口感duang~duang~超级Q
二三十年来不变如一日
依旧老样子
饱满软糯,回头客多
吃的就是一种情怀~
肉丸
又有“肉圆”一称
意味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对于宁德的人来说
肉丸上得了酒宴家宴
下得了街头巷尾
它不光是一种特色小吃
更是一种家的记忆与故乡的符号
八果糕
霍童民间流传
八仙云游霍童山水时
被糕香陶醉
铁拐李化身书生
闻香追随
才知原是八果糕的香味
八仙品尝八果糕
于是八果糕也有了八仙糕的称谓
它是咸口糕点
入口先是面包糠的踏实
然后是八果整体的馥郁
后劲不会太强烈
好吃到满足~
乌米饭
乌米饭是畲族的传统美食
起源于唐朝
它是畲族人民为纪念
畲族影响蓝凤高与雷万兴而做
每年“三月三”
畲族人便会采乌树叶制成汁
用以蒸煮乌米饭
乌米饭采用乌稔树叶
及山地糯米为原料
将乌稔树叶清净,捣碎,滤汁
而后将糯米浸于树汁
将糯米倒入木甑蒸煮熟
一碗香喷喷的乌米饭便做成了
扁肉
纯手工捶打的扁肉嚼劲十足
实打实的馅料加上微酸的汤头
一碗下去真的好满足
熟悉的味道和亲民的价格
绝对能征服你挑剔的嘴和胃
简简单单的扁肉
飘满清香
忙碌的蕉城早晨
来往行人匆匆
一份早餐,一碗扁肉
一整天的幸福
宁德大黄鱼
5月7日,宁德大黄鱼
登上福建品牌价值
百强区域品牌-地理标志榜
来蕉城寻找真正的大黄鱼之乡
去蕉城三都澳
在海滨小城里
感受清晨海面繁忙景象
海风吹拂,清新自在
黄鱼春卷、苔香黄鱼酥、黄鱼冻
黄鱼面、黄鱼肉酱拌面....
来大黄鱼之乡
品味多种大黄鱼美食
真是令人垂涎欲滴
薄荷麦芽糖
甜甜的麦芽糖香
还有清清凉凉的薄荷味
吃了喉咙舒服
嘎子嘎子脆的薄荷麦芽糖
是多少蕉城人的童年记忆
在那个年代
麦芽糖真的是一种无上的美味
它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
是孩子们最珍贵的零食之王
二都血蚶
二都蚶以味道鲜美而著称
其肉嫩、血满、色红
因此也被一些人叫做“血蚶”
更奇的是外壳独有18褶
壳顶突出、壳表白色
铰合部直、齿细密
肉质肥满、咸淡适宜
二都蚶的食法简易
有汤烫、酒渍等吃法
关键的技巧在于掌握温度火候
切不可过烫
更不能像花蛤一样煮着吃
土丁冻
土丁冻是蕉城“黑暗料理”的翘楚
它的好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土丁为宁德地区的“海蚯蚓”
制作工序烦琐
需要经洗、压、泡、煮、冷
熬煮后盛出自然冷却凝固
外观晶莹剔透
味美甘鲜,嫩滑爽口
富有弹性
尝上一口便滑入喉咙
回甘无限
不喜欢虫子的人一旦爱上
便会“疯狂打脸”欲罢不能
桂花干贝炒蛋
这是闽东酒席上的一道名菜
味道超赞!
干贝咸鲜,马蹄清甜
口感很脆又绵
下饭又营养!
平平常常的生活中
来上一份干贝炒蛋
一家人幸福地享受美食
就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
洋中拌粉
洋中拌粉
又称“焯粉”
亦称洋中水粉
在洋中当地和蕉城城区相当出名
口感好,有咬头
配以生姜丝、荷包蛋
风味独特~
多少人慕名而来
只为那一碗记忆中飘香四溢的水粉
酸菜带甜,牛肉很嫩
水粉软烂可口
连一滴汤头也不想放过
简直太好吃啦!
飞鸾扒鸡
飞鸾扒鸡的美味虽已远近闻名
然而对于飞鸾游子来说
最令人眷恋的
是记忆中浓浓的家乡味
印象中在小时候的某天
兄弟姊妹们围在小桌上
争先恐后的手撕鸡肉
最后吃得满脸手的油光
才肯作罢
扒鸡运用祖传的秘制卤方
数十种的香料渗透扒鸡的各个部分
吃起来香气扑鼻
肉质紧质,口感诱人!
日子平淡细碎
时光温柔缓慢
一杯一盏,一碗一筷
都是温柔的好食光
清汤面、洋中水粉、大黄鱼...
数不尽的蕉城小吃
是独属于蕉城的魔法
你还知道哪些隐藏款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