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峡导报
标题图
厦门市海沧医院|点滴处尽显关爱 微笑护士暖人心
2023-05-12 10:32 海峡导报 原创

护理工作平凡,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南丁格尔和她那盏照亮过无数伤残战士生命的小马灯,指引着无数个护理人承担起守护健康、护佑生命的神圣使命。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护理人员的工作范畴、作用、角色等正发生着鲜明的改变。

素质提升、科研创新、精进专业……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厦门市第六医院)的全体护理人员带着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新时代里勇往直前。

“生命之门”背后的“捧灯人”

▲翁舜华细心护理危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ICU),对大多数人来说,神秘而陌生,是每个医院不可或缺的科室,专门为危重病人提供高度监测和治疗,被称为医院生死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这个特殊科室的护士来说,生与死非常具体,具体到每一次操作、每一个数据、每一点变化,甚至是每一分每一秒。厦门市海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除了具备专业娴熟的护理技术,还修炼着“慎独”品质,为危重患者撑起生命安全的屏障。

充当多重角色,ICU护士既温柔又坚强

工作18年的翁舜华,是厦门市海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护师。在ICU里,收治的大多是多脏器衰竭的危重型病人,也因此算得上医院先进医疗设备最集中的地方,护士不仅需要掌握全方面的临床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才能在面对危重患者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由于患者家属不能陪伴,护士便要充当多重角色,是专业人员、是父母、是朋友、是倾听者……此外,还要承担多项任务:脏器管理、管路护理、皮肤护理、生活护理……这一切,都对ICU护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既要足够专业,更要耐心和细心,这一点,在翁舜华的工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去年底,科室收治了很多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一位50多岁的阿姨病毒感染引发肺部炎症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病情重,又面对陌生的环境,阿姨一时适应不了,情绪低落,对俯卧位通气治疗措施很是抵触,不肯配合。作为一名资深的专科护士,翁舜华深知俯卧位通气对新冠肺炎治疗的重要性。虽然当时病人多,同事们又相继“中招”病倒,人员紧缺,翁舜华自己也倍感疲劳,但她还是耐心地向阿姨解释为何要俯卧位通气,该如何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专业的知识经过翁舜华通俗易懂的讲解,配合她温和亲切的口气,阿姨受到鼓舞,安下心来,积极配合治疗。很快,阿姨的肺部炎症就得到控制,顺利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他们不仅对在科患者全力以赴,同时心系患者的康复需求。为帮助患者尽快回归家庭、社会,从去年开始,厦门市海沧医院ICU护理团队就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对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的患者,持续跟踪,精心为患者提供肺康复锻炼和胸肺物理治疗等专业指导,促进他们的康复。

点滴之处尽显关爱,表里如一践行“慎独修养”

ICU护理团队在承担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的同时,注重人文护理,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专业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病情都很严重,有些处在昏迷状态,有些需要镇静镇痛,所以他们感知不到昼夜变化。为了让患者有时间概念,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护理团队将白天拉开窗帘、晚上熄灯当成一个制度认真执行。病房有一个大钟,为患者护理时,护士们都会主动为他们报时。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和压抑情绪,病房内,总能听到舒缓的轻音乐在流淌。疫情期间,不方便家属探视,细心的翁舜华和科室同仁一起,专门开辟一间房间放上电视,通过网络连线,实现家属“身临”患者床边的沉浸式探视……点点滴滴,他们用爱与善为患者抚平伤痛。

如何能当一名好护士?翁舜华和她的伙伴们修炼的是慎独精神。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理念,自觉地履行护理准则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表里如一。

在翁舜华看来,操作技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来得以提高,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实践经验来积累与提升,而“慎独”精神则取决于自身的修养。

新时代里的身心“守护者” 

▲邱艳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如果有人问:世间谁的双手最美?谁的微笑最好看?今天,我们可以由衷地回答:白衣天使的双手和微笑是人世间最美的存在。厦门市海沧医院脑卒中专科的护理团队用她们的“美丽”行动诠释着现代护理人的精神风貌。

想尽一切办法,只为给患者解困

脑卒中专科曾经收治过一位70岁的无名氏阿婆,神志不清又联系不到家属。整个住院期间,她的吃喝拉撒问题,都由护士照顾。有一回,阿婆三天没排便,通便药、开塞露纳肛等方法都用过了,仍然无效。阿婆情绪异常烦躁。护士长查房时发现这一情况后,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二话不说,戴上手套,用手一点一点地为阿婆清出干结的大便。同时,她还运用腹部按摩加肛周穴位按摩的方法,为阿婆解决了排便困难的问题。

不久前,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车祸导致脑出血,引发肢体功能障碍。正当壮年遭此劫难,无疑是严重的打击,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加上病耻感,让患者关闭了心门,整日一声不吭、郁郁寡欢,对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也产生极大的排斥。“可是他的肢体明明还存在肌力,是很有机会康复的,再不开始就要失去宝贵的机会了!”神经内科主管护师邱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口说话。”此后,她指导团队护士,每天上班主动和他打招呼。面对他一脸的冷漠,邱艳和她的小伙伴们毫不介意。为他做肢体功能锻炼时,她们经常自顾自和患者分享身边的趣闻。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面对“多话”的护士们,他依然不做任何回应。但是慢慢的,邱艳发现,他开始聚精会神倾听护士的讲话,而且每天早上会让家属推着轮椅在病房门口等着护士的到来。

直到有一天,邱艳一如往常下班跟患者道再见时,忽然听到对方回了一声“好”。就这一声,让邱艳惊喜得无以言表。此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当他拔除胃管后,见到邱艳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们,小邱护士,你们的笑容真美!

专科护士成“顶流”,这份工作真的不简单

“邱艳今天上班吗?李阿伯的胃管能不能拔了啊?”通过不断进修和学习,邱艳成长为厦门市海沧医院神经内科的护理骨干。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机率很高,一旦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又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危险,为了饮食安全,就得给患者插胃管,可这肯定降低患者生活品质。早点拔胃管,是医护团队和患者、家属都非常关心的事。

作为脑卒中专科护士,邱艳的工作中有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为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为患者拔胃管做出专业判断。凭借精湛的技术,她成为科室的专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专科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厦门市海沧医院不断细化护理专业、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护理管理,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全方位全周期护理服务。在过去众人眼中只做医生“助手”的护士,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专项职责,成为患者依赖的健康守护者。

同时,厦门市海沧医院也不断加入新的护理模式,脑卒中专科在2020年开始推行专科护士、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护理延伸服务,在患者出院前,护理团队就开始收集基本信息,出院后一周再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并协助联络社区服务,由社区护理人员定期主动联系患者家属,最大限度提供社区帮助。同时,医院的护士还会协助社区定期开展科普宣教、义诊咨询,时刻关注患者健康,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健康教育及诊疗服务。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