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5月11日讯(通讯员 陈丽明 郑岚)诏安青梅产量世界第一。目前,诏安县拥有青梅加工企业1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家。已有青梅蜜饯类、青梅盐渍类、青梅熏制类、青梅酒类、青梅饮料等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青梅终端产品面市,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日本和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22年全县青梅食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8亿元,实现出口创汇7597万美元。
为扎实做好青梅高产电力保障,该公司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青梅种植基地用电需求,详细了解种植户用电需求,对农业生产供电线路、漏保等设备进行细致“把脉”;并对该基地布设的传感器、视频监控、水肥一体化设备等用电设备进行地毯式检查;同时党员服务队细致地向果农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并分发《安全用电知识》等宣传手册,提高果农安全用电水平。
诏安青梅的特点具有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特别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维生素C。在诏安地区有89.13%的青梅被加工为半成品,这种青梅半成品富有弹性,呈淡黄色,加工时果皮不易开裂,内含物不易流失,且腌制过程中只需加适量食盐而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就可达到保质期12个月以上,品质超过日本盛行的南高梅,符合日本的国家腌制标准,深受日本市场欢迎,被誉为"凉果之王"、"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我们会不定期到青梅加工生产厂房检查用电是否正常......”党员服务队队员郑小聪说道。眼下,正是青梅成熟的季节,一颗颗青梅在绿叶中垂涎欲滴,该公司结合以往供电保障经验,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开展厂房生产线供电线路、设备特巡和周边环境巡视,助力青梅产业做大做强。
伴随着机器轰隆隆的作业声,流水线上生产一个个青梅饼,党员服务队针对青梅加工厂制定不同的用电优化方案,为企业建立“一企一策”服务台账,了解客户诉求,征询客户意见建议,为客户量身打造“专属服务”。
据了解,目前青梅干制作与之前的老式烘干设备相比,实现电能替代后不但能有效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还能减少燃煤粉尘,更加环保、清洁、安全。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优质服务,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用实际行动保障梅饼产量,切实提升客户“获得电力”幸福指数,助力青梅厂创收致富,推进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